字好书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

时间: 2025-05-07 23:42:45

诗句

平生自许岁寒操,醉日移来三十丁。

底事此君亦移转,连明风雨唤教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45

原文展示: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
魏了翁 〔宋代〕
平生自许岁寒操,
醉日移来三十丁。
底事此君亦移转,
连明风雨唤教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一生自许有如岁寒的操守,
而如今醉酒的日子已经过了三十年。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君子也随之变化,
即便明媚的风雨也不断唤醒我。

注释:

字词注释

  • 岁寒操:指在寒冷的岁月中保持品德操守,意指高洁的志节。
  • 醉日:指在醉酒中度过的日子。
  • 三十丁:三十年,丁是古代对年岁的计量单位。
  • 底事:究竟是什么事。
  • :指代某位朋友或知己。
  • 移转:变化、迁移。
  • 明风雨:光明的风雨,这里可以理解为外界的种种影响。

典故解析

  • 岁寒操:出自《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达了品德在艰难时刻的坚韧。
  • :古代诗人常以酒作为抒情的载体,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90年-约1160年),字梦阮,号了翁,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雅见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岁月流逝的思考。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他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人生变化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的描写,象征着作者对品德的追求与坚持。开篇以“岁寒操”引入,展现出作者自我期许的高洁品格。在古代文化中,竹子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作者把自己的理想与竹子的特性相联系,表现出他对操守的追求。接着用“醉日移来三十丁”来表达自己在岁月流逝中的迷茫与无奈,三十年如白驹过隙,人生的变迁令人感慨。最后两句则引出生活中的变化,明风雨的象征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困扰,也许是对友人的提醒与劝诫,诉说着即便在风雨中,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整首诗通过竹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既有对品格的坚守,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显示了魏了翁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自许岁寒操:作者以自我要求展现高洁的志节。
  2. 醉日移来三十丁:感叹时光飞逝,三十年的岁月如梦一般。
  3. 底事此君亦移转:疑问,为什么连这位君子也发生了变化。
  4. 连明风雨唤教醒:即使外界风雨再大,也要保持自我清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作为高洁的象征,表现志节。
  • 对仗: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在岁月流逝中,是否仍能保持内心的清醒与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的品德。
  • 醉日:代表迷茫和时光的流逝。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岁寒操”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酒的性格
    B. 高洁的品德
    C. 人生的无奈

  2. “醉日移来三十丁”意味着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酒的习惯
    C. 忘却过去

  3. 诗中提到的“君”指的是?
    A. 作者的朋友
    B. 诗中的竹子
    C. 一位高洁的人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通过酒的意象反映生活的态度。

诗词对比
对比魏了翁的《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与陶渊明的《饮酒》:
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但魏了翁更侧重于品德的坚守,而陶渊明则强调享受自然与生活的乐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润州甘露寺弹筝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其二 入峡 和陶影答形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 赵阅道高斋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浣溪沙(前韵) 忆黄州梅花五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稳 注入 揪揪 踔厉骏发 包含诳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植党自私 聿字旁的字 敬贤礼士 歹字旁的字 渺若烟云 啖饭之道 雨字头的字 退前缩后 悬途 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