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7:41
仲尼趋聘召,季路奚不怿。分量固尔殊,何伤於遍历。自揣或未能,莫如只坚白。
孔子应召前往,季路为何不高兴?虽然地位不同,遍历长途又有什么关系?我自认为或许无法做到,不如保持一颗坦诚的心。
作者介绍:魏了翁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身世显赫,因其博学和才情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其作品多涉及人生感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湖边,诗人可能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同时表达了对孔子哲理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季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思想的尊重与对当下处境的反思。首句提到孔子被召,季路却不高兴,暗示了对地位与心态的思考。诗人通过“分量固尔殊”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妨碍彼此的理解与沟通,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诗人自谦地表示不如保持一颗坚白的心,体现了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了复杂的人生哲理,体现了魏了翁深邃的思考与优雅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敬仰,同时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理解。诗人强调了内心的纯洁与真实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坦诚的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仲尼”指的是谁?
“坚白”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季路”是孔子的哪位弟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魏了翁的这首诗与李白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但魏了翁更多地关注内心的修养与哲理,而李白则强调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