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5:50
不寐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年来百念如灰冷,
何物关心搅睡眠。
奠枕不容安丙夜,
乘轺端复类丁年。
曲中谁辨齁齁趣,
梦裹难成栩栩然。
只恐睡蛇钩已尽,
髦蛮难到曲屏边。
我最近的思绪就像灰烬般冷漠,
什么事情在牵挂中打扰我的睡眠。
即使安稳地枕着,夜晚也无法宁静,
如同乘坐轺车般,感觉又像是过去的那一年。
在音乐中,谁能分辨出那种细微的趣味,
在梦中难以成形的情景,恍若不真实。
我只怕睡梦中的蛇已经钩走了我所有的希望,
而那些年轻的女子又难以到达我的身边。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风格清新,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他的诗作通常情感细腻,寓意深刻,关注社会生活。
《不寐》创作于作者遭遇困扰、难以入睡的时刻,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烦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使得诗人难以平静,诗中透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不寐》是一首表达孤独与思虑的诗,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心中百般念头纷涌而来,令人难以入眠。开篇便以“年来百念如灰冷”直接点出主题,通过冷漠的灰烬比喻内心的烦乱与失落。接下来,诗人借助对夜晚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无眠的焦虑感,“奠枕不容安丙夜”,展现了他对宁静睡眠的渴望却无法实现的苦恼。
后面的诗句则更进一步,探讨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知。在“曲中谁辨齁齁趣”一句中,诗人用音乐的比喻来反映对生活小趣味的迷惘,似乎在说即使身处乐声之中,心灵依然感到孤寂。梦境的模糊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无法言说的失落感。
最后两句“只恐睡蛇钩已尽,髦蛮难到曲屏边”,则表现出对未来的担忧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求,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不易。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与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因思虑重重而无法入眠的孤独感,同时透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渴望,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不寐》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百念如灰冷”是什么意思?
“奠枕不容安丙夜”中的“丙”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