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20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冥王,想要转世为人。冥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必须把身上的毛全都拔光。”于是便叫来夜叉来拔毛。刚拔掉一根,猴子就痛苦地叫了起来。冥王笑着说:“你连一根毛都不肯拔,怎么能做人呢?”
“冥王”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掌管阴司的神明,负责亡灵的审判和转世。在古代文化中,人们相信死后会有转世的过程,而转世的条件通常涉及到一定的牺牲或改变。这首诗通过猴子与冥王的对话,反映出人们对转世和脱离苦难的渴望,却又在付出面前表现出犹豫和退缩。
作者介绍: 邯郸淳,魏晋时期的诗人,以其诙谐、讽刺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透过幽默的笔调反映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魏晋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死、转世等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在猴子想要转世为人时,冥王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困难重重的条件:必须拔掉身上的毛。猴子在痛苦面前表现出的犹豫,恰恰反映出人们在面对重大改变时往往会有的退缩心理。这一情节不仅使人发笑,更引发了对人性和欲望的深思。冥王的嘲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暗示着人们常常对美好的愿望却缺乏必要的行动。诗中通过猴子与冥王的对话,构建了一个反映人类自私与懦弱的寓言,警示我们在追求理想时不可缺少的勇气和决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在追求理想与目标时,付出的代价和勇气是不可或缺的。通过猴子的犹豫与冥王的嘲讽,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猴子去见冥王的目的是什么?
冥王要求猴子做什么才能转世?
诗中“看你一毛不拔”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一毛不拔》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选择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的作品更多表现出豪放与壮志,而《一毛不拔》则更侧重于对人性弱点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