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时间: 2025-07-30 16:46:46

诗句

渐老追芳苦厌劳,团蒲欹坐首慵搔。

解将一笑醒人眼,多谢红稠屋角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6:46:46

原文展示:

渐老追芳苦厌劳,团蒲欹坐首慵搔。
解将一笑醒人眼,多谢红稠屋角桃。

白话文翻译:

逐渐年老,追求花香却苦于劳累,坐在团蒲上懒洋洋地搔首。
只需一笑,就能唤醒人们的眼睛,衷心感谢屋角的桃花。

注释:

  • 渐老:逐渐变老。
  • 追芳:追求花香,这里指对花的喜爱。
  • 苦厌劳:对辛劳感到厌倦。
  • 团蒲:一种草席或蒲团。
  • 欹坐:倾斜地坐着。
  • 慵搔:懒散地抓挠。
  • 解将一笑:只需要一个笑容。
  • 醒人眼:让人眼前一亮。
  • 多谢:非常感谢。
  • 红稠:红色的花朵繁茂。
  • 屋角桃:指屋角的桃树。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春天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追求恬淡的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繁忙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反思。诗人在渐渐老去的岁月中,感到对追求花香的渴望与对辛劳的厌倦交织在一起。诗中“团蒲欹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状态,象征着对生活的放松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的“解将一笑醒人眼”,更是体现了诗人希望通过笑容,唤醒身边人对生活美好的感知。而最后一句“多谢红稠屋角桃”,不仅表达了对春花的感激,也隐含了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珍惜。整首诗以轻松的口吻,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渐老追芳苦厌劳:随着年纪渐长,追寻花的芳香却感到辛劳的痛苦。
  2. 团蒲欹坐首慵搔:在蒲团上倾斜着坐,懒散地抓挠头部。
  3. 解将一笑醒人眼:只需一个笑容,就能让人眼前一亮。
  4. 多谢红稠屋角桃:衷心感谢屋角的桃花,繁茂而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辛劳比作对花香的追求。
  • 拟人:通过“醒人眼”来赋予笑容以生命。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辛劳的反思,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春日氛围。

意象分析:

  • 春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桃花:代表着美丽和短暂的生命。
  • 慵懒:表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放松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渐老追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花的喜爱
    • B. 对生活的厌倦
    • C. 对时间的珍惜
    • D. 以上皆是
  2. “解将一笑醒人眼”中的“解”是什么意思?

    • A. 解决
    • B. 释放
    • C. 唤醒
    • D. 明白
  3. 诗中提到的“红稠屋角桃”象征什么?

    • A. 无聊
    • B. 美好
    • C. 劳累
    • D. 复杂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主题上都关注自然与人生,但李弥逊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李弥逊生平与作品分析》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虞美人 代儿寿黄靖州 虞美人 其一 和顾夐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一 春恨 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落花 虞美人 虞美人 听王铁锤先生以埙演奏《楚歌》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下翻腾 包含霎的词语有哪些 拆字诗 足字旁的字 荒梗 瓜字旁的字 斗目 临深履尾 干劲冲天 目无组织 海屋筹添 八字旁的字 乐卿 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香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