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

《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

时间: 2025-07-31 03:26:16

诗句

贺老稽山去不还,镜湖独棹钓鱼船。

南来太白寻无处,却作郎官又几年。

岱下迎鸾惊典谒,蒙山施药愍耕田。

试穷脚力追行迹,亦使今生识地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3:26:16

诗词名称: 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

作者: 苏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贺老稽山去不还,镜湖独棹钓鱼船。
南来太白寻无处,却作郎官又几年。
岱下迎鸾惊典谒,蒙山施药愍耕田。
试穷脚力追行迹,亦使今生识地仙。

白话文翻译:

贺老稽山的人已经离开不再返回,镜湖里我独自划着钓鱼的船。
南方的太白星再也无处可寻,却又做了几年的郎官。
在岱山脚下迎接仙鸾,惊动了典雅的谒见;
在蒙山施药,怜悯辛苦耕作的农田。
我试着用尽全力去追寻他的足迹,
也让今生能够识得这位地仙。

注释:

  • 贺老稽山:贺老稽山是传说中的道士,象征隐逸和超脱。
  • 镜湖:指风景如画的湖泊,寓意宁静。
  • 太白:指太白金星,古人常以此代表神仙。
  • 郎官:指官员,常用于比喻仕途。
  • 岱下:指泰山之下,象征高大和神圣。
  • 迎鸾:迎接神鸟,表示对神灵的敬仰。

典故解析:

  • 老稽山:古代传说中隐士的栖息地,代表了道教文化中的追求。
  • 太白:古代天文学中的五大行星之一,象征着高远。
  • 岱宗:指泰山的宗主,古人常以其为神圣之地,象征着权威与尊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慕父,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及诗人。兄苏轼,二人并称“苏氏兄弟”。其作品以情感细腻、语言简练著称,涉及诗、文、词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在京东听闻有关道士的事迹时,表达了对隐士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感慨。诗中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仕途与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一诗,展现了苏辙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开头的“贺老稽山去不还”道出了道士的超脱与自由,令人向往的隐逸生活。接着“镜湖独棹钓鱼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钓鱼图景,表现出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而“南来太白寻无处,却作郎官又几年”则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落,尽管有高远的理想,但现实却是屈从于世俗的无奈。紧接着的“岱下迎鸾惊典谒,蒙山施药愍耕田”展现了对神灵的敬仰与对农民艰辛的同情,诗人将目光放在更广阔的天地与生活上。

最后一句“试穷脚力追行迹,亦使今生识地仙”则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理想与超脱之境的坚定信念,尽管生活困顿,仍旧愿意追寻那份仙气。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交织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现了苏辙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贺老稽山去不还:道士已离开未再归,象征隐逸的人生。
  2. 镜湖独棹钓鱼船:镜湖宁静,诗人独自享受钓鱼的乐趣,反映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3. 南来太白寻无处:南方的太白星再也无处可寻,暗示理想的遥不可及。
  4. 却作郎官又几年:诗人无奈于官场生活,感叹岁月流逝。
  5. 岱下迎鸾惊典谒:在泰山脚下迎接神鸟,象征对道教文化的尊崇。
  6. 蒙山施药愍耕田:关心农民的生计,表现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同情。
  7. 试穷脚力追行迹:奋力追寻理想与足迹,表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8. 亦使今生识地仙:希望今生能够识得仙人,表达追求理想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迎鸾”比喻对神灵的敬仰。
  • 对仗:如“岱下迎鸾”和“蒙山施药”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镜湖、钓鱼船、太白等意象,构建了诗的宁静与哲思。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隐逸的向往、对官场的思考以及对人间疾苦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与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镜湖: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钓鱼船:暗示隐逸与自在的生活。
  • 太白:象征理想与高远的追求。
  • 岱山:象征神圣与尊崇的地方。
  • 农田:反映人间的艰辛和诗人的同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贺老稽山”象征什么?

    • A. 官场生活
    • B. 隐逸人生
    • C. 自然之美
    • D. 贫苦农民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太白”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农田的态度是同情和关心。(对/错)

答案:

  1. B
  2. 星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悟,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 王维《鹿柴》:同样使用自然景象表达隐逸的生活,体现出不同的意境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登楼眺望 茅山玉晨观和壁间韵 和幕府税巽父吊陈任二谏议韵 重庆阃治十咏·生意堂 至清湘驿和己酉壁间韵 初夏即事简昞仲 水调歌头·行客送行客 谒金门 王母致语口号 自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揆文奋武 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富而好礼 虎落平阳 一面之说 啖指咬舌 四字头的字 一将功成万骨枯 好肉剜疮 日字旁的字 襳饰 门将 風字旁的字 包含荐的词语有哪些 公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