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2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20:10
冬至雪二首
作者:苏辙
一气潜萌九地中,
雪花微落四无风。
初阳便有回天力,
宿瘴徐看卷地空。
家酿再投犹恨薄,
官酤多取定无功。
时人浅陋终无益,
径就天公借一丰。
整首诗表达了冬至时节的气候变化与诗人的感慨。
第一首中,气候开始转暖,地面上雪花轻轻落下,四周却没有风。初升的太阳似乎已经有了驱散寒气的力量,游荡在旧疾之中的人也能看到广阔的天空。
第二首中,家中自酿的酒仍然觉得太少,官府所收的酒税却多得没有用处。对时人的评价是浅薄无知,最终只能向上天乞求丰收。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涧溪,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词成就斐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冬至雪二首》写于冬至时节,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季节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事的思考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冬至雪二首》展现了苏辙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首诗通过描绘冬至时节的雪景,表现出一种静谧和温暖的气息。雪花轻柔地落下,周围却是四无风的宁静,初升的阳光开始带来希望,驱散了冬季的阴霾,寓意着新的生机与希望的到来。
而第二首则转向对社会的批判,诗人在观察自然的同时,感受到人情的冷漠与浅薄,尤其是对自酿和官酤的对比,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诗人以“天公”作结,表达对自然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期盼,反映了人们在自然和社会双重压力下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展示了自然的美好与人世的复杂,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思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一气潜萌九地中:自然的气息在大地深处悄然滋生。
雪花微落四无风:轻柔的雪花落下,四周寂静无风。
初阳便有回天力:初升的阳光开始展现出驱散寒气的力量。
宿瘴徐看卷地空:在宿病的阴霾中,渐渐看到开阔的天空。
家酿再投犹恨薄:即使家中酿酒,仍觉得太少。
官酤多取定无功:官府的酒税收取多,但并没有实际的收益。
时人浅陋终无益:当代人见识浅薄,最终无益于社会。
径就天公借一丰:只好向上天乞求丰收。
整首诗通过对冬至雪的描绘,反映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希望,同时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让人思考人情冷暖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冬至雪二首》的作者是?
“初阳便有回天力”中“回天力”指的是什么?
“时人浅陋终无益”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