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4:45
荜门翳蓬蒿,穷巷绝马迹。
中有抱膝人,疏粝不充食。
荣华过浮埃,敝服无愠色。
献玉鄙卞和,扣角羞宁戚。
天潢不垂云,中夜起叹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荜门后面长满了蓬蒿,穷巷中没有马蹄的踪迹。这里有一个抱膝而坐的人,饮食粗糙,难以充饥。荣华富贵不过是浮云而已,而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却毫无怨言。即使有人献上美玉,他也只是觉得鄙陋,犹如卞和和宁戚的故事。天子之气并不随意降临,我在半夜时分常常叹息。
刘基(1311年-1375年),字孟翚,号晦庵,明代初期的政治家、诗人和文学家。他出身于贫寒之家,历经乡试、会试,最终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参与了多项政治和军事活动。刘基的诗风多为哀伤、沉郁,常常反映他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个人的孤独感。
《咏史》系列诗作是刘基在反思历史人物及其命运时创作的。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偏僻地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忧虑,反映了明初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悲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偏僻的环境,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中“荜门翳蓬蒿,穷巷绝马迹”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荒凉、冷清的场景,呈现出诗人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同情。紧接着的“中有抱膝人,疏粝不充食”则揭示出这一人物的孤独与贫困,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无奈感。诗的下半部分则通过“荣华过浮埃,敝服无愠色”表达了对物质富贵的淡泊,认为荣华富贵如浮云一般,穿着破旧衣服却毫无怨言,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在后面的典故“献玉鄙卞和,扣角羞宁戚”中,诗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天潢不垂云”则进一步强调了权贵之气并不随意降临,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叹。整首诗在描绘个人困境的同时,隐含了对社会不公和历史变迁的深切反思,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通过对生活困境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孤独,强调了对名利的超脱与淡泊。
诗中“荜门”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困
C. 美丽
D. 繁华
“荣华过浮埃”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然物外
C. 感到满足
D. 充满野心
“献玉鄙卞和”中的“卞和”指的是:
A. 赠送美玉的人
B. 感到羞愧的人
C. 贫困的人
D. 贤者
答案: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基的《咏史》更显得沉重和悲凉,王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内心的宁静,而刘基则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展现了对现实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