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0:56
杜牧的《栽竹》:
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本来是想种竹子来遮住阳光,没想到却像是为溪水而移植。竹影在阳光下摇曳,烟雾和露水中显得愈发清秀。夜晚寒雨萧瑟,只有风声敲打着竹子。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只有在这竹子上挂着尘冠了。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樵夫,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律和七律。他的诗风以清新、婉约著称,尤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
《栽竹》创作于杜牧晚年,正值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逐渐加深时。诗中通过栽竹这一自然景象,寄托对故乡的情感,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栽竹》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杜牧通过栽种竹子的过程,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诗的开头,诗人本是为了遮阳而种竹,然而竹子的生长却似乎与溪水的流动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和谐。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竹子的灵动,也暗示了诗人的人生选择与命运的变化。
随着诗的深入,竹影在阳光下的摇曳,烟雾与露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这使得人们在面对自然时,内心的孤独与思乡的情感愈加明显。寒雨夜晚的萧瑟与晚风的轻声敲打,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最后,诗人以“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收尾,表达了对故土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竹子作为一种象征,既代表着坚韧与生长,又暗含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整首诗情感深刻,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竹子的生长与流动象征着生命的变化,而诗人对故国的渴望则深刻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栽竹》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白居易
“故国何年到”的意思是?
A. 何时回到故乡
B. 故国已不复存在
C. 归乡的道路遥远
D. 对故国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烟露”象征什么?
A. 幸福
B. 朦胧与清新
C. 失落
D. 哀伤
可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现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杜牧的《栽竹》更强调了对故国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加注重个人的心境与情感。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杜牧的《栽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