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4:21
有感今昔二首 其一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阳春白雪雅音希,
俚耳冬烘辄笑嗤。
麋见丽姬翻决骤,
鸟闻韶乐却忧悲。
烂奚轻薄人何敢,
伏猎荒唐自不知。
蚓窍蝇鸣莫嘲诮,
彭亨菌蠢正当时。
春天的白雪,雅致的音乐是多么稀少,而那些通俗的声音在冬天里却常常让人发笑;
麋鹿见到了美丽的妃子,心情翻涌,反而感到惊慌;
鸟儿听到美妙的乐曲,却感到忧伤和悲哀。
如此轻浮的人又有谁敢来轻视呢?
那些沉迷于狩猎的人竟然不自知,
而在泥土中蠕动的蚯蚓、飞舞的苍蝇又何必嘲笑呢?
此时正是彭亨的菌类生长的好时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澹亭,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之际,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反思当时的社会风气与人们的内心世界。
范成大的《有感今昔二首 其一》以对比的手法,探讨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对美的感知和情感的反应。诗的开头以“阳春白雪”引入,象征高雅的音乐多么稀少,而“俚耳冬烘”则暗示了人们在冬日的闲适中往往对低俗声音的容忍与嘲笑。诗人通过对麋鹿与鸟儿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和反应。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轻浮之人的讽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强调了人们应当对自然的认知与尊重。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的对比,探讨了人们对美的感知与反应,反映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批判,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阳春白雪”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雪
b. 高雅的音乐
c. 春天的花朵
诗中提到“麋见丽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慌
b. 快乐
c. 悲伤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感情的交织,但其风格更为柔美,而范成大的诗则更偏向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讽刺。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