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15:36
凭高阅士剑如林,故国风流变古今。
袨服云仍犹左衽,丛台休恨绿芜深。
站在高处,观赏众多士人如同林中剑影,昔日的风流人物在时光中已变得模糊不清。如今身着袍服的人依旧是左衽(古代服饰的左侧覆盖),但丛台的景象却让我不禁感叹,这片绿草丛生的地方让我感到遗憾和无奈。
“剑如林”可以联想到古代士人风采,表达了对士人的赞美与怀念;“故国风流变古今”则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深思,表现了对昔日辉煌的追忆与惋惜。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淳,号石湖,南宋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心,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历史变迁、国家动荡之际,范成大通过对丛台的描绘,反映了对故国的怀念与对士人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丛台》通过对高处的眺望与士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凭高阅士剑如林”,不仅描绘了士人的聚集场面,更暗示了士人之间的竞争与冲突。随后的“故国风流变古今”,则是一语道破历史的无情,往日的风华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
在这首诗中,范成大通过对袍服与左衽的提及,表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继承与尊重,但“丛台休恨绿芜深”一句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惋惜。这里的“绿芜”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然而也暗示着人事的沧桑变幻。
整首诗在抒情中透露出对历史的反思,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无奈。诗中既有对古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批判,情感深邃,意蕴悠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景象与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惋惜与对士人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感受。
“剑如林”中的“剑”主要象征什么?
A. 武器
B. 士人的竞争
C. 自然景观
“故国风流变古今”表明了什么主题?
A. 对当前政治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惋惜与怀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丛台休恨绿芜深”中的“绿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机盎然
B. 遗憾与无奈
C. 赞美与享受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