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父

《渔父》

时间: 2025-05-04 00:07:59

诗句

小膛真个白鸥轻,一一鸣榔作阵行。

打得鲜鳞归去早,蓼花深处卖鱼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59

原文展示:

小膛真个白鸥轻,一一鸣榔作阵行。打得鲜鳞归去早,蓼花深处卖鱼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夫在水面上轻轻划动小船,白色的海鸥在他旁边盘旋,发出阵阵的鸣叫声。渔夫捕获了新鲜的鱼,迅速将它们带回,而在深处的蓼花旁边,他则在出售自己捕来的鱼做成的羹汤。

注释:

  • 小膛:指小船,形状较小,适合在水面上轻巧地行驶。
  • 白鸥:指白色的海鸥,常见于水边,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鸣榔:指海鸥发出的鸣叫声,这里形容它们发出阵阵叫声。
  • 鲜鳞:指新鲜捕到的鱼,鱼的鳞片闪闪发光。
  • 蓼花:蓼草开花时的样子,常生长在水边,象征自然的美。
  • 鱼羹:用鱼做成的羹汤,代表渔夫的劳动成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牥,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年代。他的诗歌以自然景色和渔家生活为题材,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渔民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渔民生活的关注,展现了水乡的自然风光与渔夫的勤劳形象,可能是在他某次出行时见到渔夫捕鱼的情景而产生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水乡渔夫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开头两句以“小膛真个白鸥轻”引入,描绘了渔夫的船和海鸥,生动地展现了水面上的轻盈与灵动。诗中使用了“鸣榔”一词,让人仿佛听到了海鸥的叫声,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接下来的“打得鲜鳞归去早”,通过“打得”一词,传达出渔夫捕捞的迅速与果敢,表现出他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而最后一句“蓼花深处卖鱼羹”则描绘了渔夫的劳动成果,展现了他在自然环境中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整首诗意境清新,流露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表现了渔夫的辛勤与乐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膛真个白鸥轻:小船轻快地行驶,白色的海鸥在旁边飞翔,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 一一鸣榔作阵行:海鸥们在空中一阵阵鸣叫,形成了生动的场景。
  • 打得鲜鳞归去早:渔夫捕到新鲜的鱼,快速返回,展现了他的高效。
  • 蓼花深处卖鱼羹:渔夫在蓼花边出售鱼做的羹汤,体现出渔民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成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船比作轻盈的白鸥,展现了水面上宁静的气氛。
  • 拟人:海鸥“鸣榔”,让动物似乎具有了人的情感与行为。
  • 对仗:诗中使用的对仗结构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渔民生活的赞美,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反映了劳动的价值与收获的喜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鸥:象征着自由与宁静,反映了自然的美好。
  • 鲜鳞:代表丰收与成果,体现了劳动的回报。
  • 蓼花:象征着自然环境的美丽,表现了乡村淳朴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宁静
    B. 劳动的辛苦
    C. 渔民的生活

  2. “打得鲜鳞归去早”中的“鲜鳞”指的是什么? A. 新鲜的鱼
    B. 鱼的鳞片
    C. 渔夫的工具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与渔民生活的赞美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村即事》 by 杜甫
  • 《渔歌子》 by 张志和

诗词对比:

  • 《江村即事》:同样描写了农村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的热爱与思考。
  • 《渔歌子》:表达了渔民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美好,和《渔父》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中作 冬日斋中即事 对酒 立春日送客郊外 秋兴 予好把酒常以小户为苦戏述 宴坐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自儆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宾入如归 积劳成病 宝盖头的字 非字旁的字 贪财无厌 轰地 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清淮 包含规的成语 寓斋 依依不舍 艸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咀吞 适材适所 东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