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兰花 其一

《兰花 其一》

时间: 2025-07-29 08:21:31

诗句

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

全带安期溪涧碧,微偷勾漏箭砂红。

闻名久向骚经内,识面翻从要服中。

等是海山闲草木,东皇一顾便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21:31

原文展示:

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
全带安期溪涧碧,微偷勾漏箭砂红。
闻名久向骚经内,识面翻从要服中。
等是海山闲草木,东皇一顾便春风。

白话文翻译:

这朵兰花枝干修长,叶片宽大,成丛而立;生长的环境虽然不同,但散发的气息却是相似的。它全身披着安期溪涧的碧绿,隐约透出微红的色彩,就像勾勒出的箭头一样。听说它的名声已经久远,早已在骚人笔下流传,识得它的面貌就像从衣服中翻出来的。它就像海边山间的闲散草木,只需东皇一瞥,便能带来春风的气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身大叶:形容兰花的茎干修长,叶子宽大。
  • 耸丛丛:形容兰花成片成丛,生长得很茂盛。
  • 安期溪涧:指的是一种特定环境的水流,暗指兰花生长的幽静之地。
  • 微偷勾漏:形容红色的花瓣隐约可见,像是偷偷露出来的样子。
  • 东皇:指的是中国神话中的东皇太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 骚经:指《离骚》,是屈原的名作,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安期:指的是传说中的安期生,象征着长生不老和逍遥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牥(Pān Páng),字季华,号止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文人纷纷追求理想和超脱生活的年代。兰花作为一种清雅的植物,成为了许多文人寄托情感的象征。

诗歌鉴赏:

这首《兰花 其一》通过描绘兰花的形态与气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生动地描绘了兰花的高雅和独特,反映出作者的审美情趣。接下来的描写将兰花与溪涧的碧绿相结合,强调了兰花生长环境的清幽和自然的和谐美。诗中提到的“微偷勾漏箭砂红”,细腻地表现出兰花的颜色变化,暗示了其内敛而高贵的气质。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提及“骚经”和“东皇”,将兰花与文化传统相连,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精神追求的追溯,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命的芳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身大叶耸丛丛:描述兰花的形态,突出其高大和茂盛,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 生处虽殊臭味同:暗示不同环境中的兰花仍有共通的气味,象征着内在的纯净与高雅。
  • 全带安期溪涧碧:用色彩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展现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 微偷勾漏箭砂红:细腻的色彩描写,强调了兰花的独特之美。
  • 闻名久向骚经内:将兰花的名声与古典文化相连,体现诗人对传统文学的尊重。
  • 识面翻从要服中:表达了对兰花的熟悉与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 等是海山闲草木:将兰花与自然中的其他植物相提并论,强调其自然之美。
  • 东皇一顾便春风:用神话人物来象征春的到来,展现出兰花的魅力和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的生长环境与溪涧的颜色相联系,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兰花以情感,描绘其生长的过程犹如生命的舞蹈。
  • 对仗:诗的结构严谨,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兰花的形态、色彩与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文人情怀的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优雅的品格。
  • 溪涧:代表自然的清幽与宁静。
  • 春风:象征着生机、希望与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潘牥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东皇”是指:
    A) 一位历史人物
    B) 神话中的神祇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季节

  3. 诗中“长身大叶耸丛丛”主要描绘的是:
    A) 兰花的颜色
    B) 兰花的形态
    C) 兰花的气味
    D) 兰花的生长环境

答案:

  1. C) 潘牥
  2. B) 神话中的神祇
  3. B) 兰花的形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序》王羲之
  • 《月下独酌》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兰亭序》: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但更注重友情与人生哲理。
  • 《月下独酌》: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 《静夜思》:表现了思乡情怀,与《兰花 其一》有相似之处,但主题更为聚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兰花的文化寓意与象征》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潘牥的《兰花 其一》。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 醉后题李、马二妓 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今复谢病,隐于此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二 病假中南亭闲望 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阿崔 官舍闲题 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潜隧 三等九格 贝字旁的字 式规 衣字旁的字 日滋月益 挥解 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小葱拌豆腐 束手无计 以死济之 搜扬仄陋 殳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袖折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