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祝英台(和翁士秀牡丹韵)

《祝英台(和翁士秀牡丹韵)》

时间: 2025-04-27 00:30:11

诗句

放花开,催花谢,谁解东君意。

要遣花王,独占花蹊邃。

且看玉镜台前,霞觞新举,红玉软、晓妆慵试。

好风味。

须信金屋中人,谁堪并娇媚。

隐约微潮,应向尊前醉。

最怜纹锦搴帷,青罗飞盖,尘土外、轻盈相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11

原文展示

祝英台(和翁士秀牡丹韵)
作者:曾协 〔宋代〕

放花开,催花谢,谁解东君意。
要遣花王,独占花蹊邃。
且看玉镜台前,霞觞新举,
红玉软晓妆慵试。
好风味。须信金屋中人,
谁堪并娇媚。
隐约微潮,应向尊前醉。
最怜纹锦搴帷,青罗飞盖,
尘土外轻盈相倚。

白话文翻译

花儿盛开时,花儿凋谢时,谁能理解春天的意图?
想要让花王独自占有那幽深的花径。
且看玉镜台前,彩霞杯中新酒举,
红玉般的女子懒于打扮。
这风味真好,应该相信那金屋中的人,
谁能与她比美?
隐约的潮水,应该是在酒杯前醉倒。
最令人怜爱的是那绣锦的帷帐,青罗的飞盖,
在尘土之外轻轻相依。

注释

  • 东君:指春天,古代称春天为东君。
  • 花王:比喻最美的花,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 玉镜台:指镜子,象征着美丽的容颜。
  • 霞觞:彩霞与酒杯,代表着美好的宴会。
  • 金屋中人:指美丽的女子,寓意为深藏于金屋之中,象征着财富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多变,常以花鸟、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日花开的景象,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与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花卉的娇艳。开头部分提到“放花开,催花谢,谁解东君意”,既表达了对春天变幻无常的感慨,又引发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接下来的句子“要遣花王,独占花蹊邃”,通过花王的意象,象征着美丽的女子,暗示对爱情与美的渴望。

在“玉镜台前,霞觞新举”中,诗人将美景与美人结合,营造出一幅优雅的画面,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美的珍惜和向往,特别是在描绘女子的美丽时,使用了“红玉软晓妆慵试”这样的词句,细腻且富有诗意,令人心生向往。

诗中的情感基调既有欣赏的欢愉,也有淡淡的惆怅,正如春花虽美,但终究会凋谢,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的深厚修养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放花开,催花谢,谁解东君意:描绘花开花谢的过程,感叹春天的变化无常,暗含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2. 要遣花王,独占花蹊邃:想让花中最美的花独自占有那幽静的花径,象征对爱情的期盼。
  3. 且看玉镜台前,霞觞新举:描绘美人前的景象,增添了诗的美感与画面感。
  4. 红玉软晓妆慵试:形容女子的妆容柔和,反映出一种懒散的美,生动而富有情感。
  5. 好风味:赞美这种美好的氛围。
  6. 须信金屋中人,谁堪并娇媚:表达对美的信仰,以及对女子的倾慕。
  7. 隐约微潮,应向尊前醉:暗示在美酒的醉意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8. 最怜纹锦搴帷,青罗飞盖:描绘细腻的帷帐,象征着生活的优雅与奢华。
  9. 尘土外轻盈相倚:结尾处的意象,暗示着一种超脱于尘世的轻盈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女子,寓意深刻。
  • 拟人:将春天赋予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放花开,催花谢”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珍惜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与短暂的生命。
  • 玉镜:象征美丽的容颜。
  • 霞觞:象征美好的时光与快乐的饮酒生活。
  • 青罗飞盖:象征生活的优雅与奢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君”指的是哪一季节?

    • A. 夏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秋天
  2. “红玉软晓妆慵试”中的“红玉”比喻什么?

    • A. 美丽的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美酒
    • D. 春天
  3. 诗中提到的“金屋中人”象征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的女子
    • C. 春天
    • D. 自然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春望》:以更宏观的视角,表现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与《祝英台》的个人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与生活:古诗词的现代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河·金台怀古 西河 一春索居,况味殊恶,赋此纪怀 西河 用美成金陵词韵题甘剑侯江上春归图 西河驿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西河·江左地 壶中天 重九后张芋圃兄招饮薆园 壶中天 鼻烟 壶中天 其二 谢赵香宋题约园 壶中天 其一 移居约园,竹垞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吠之警 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死相枕藉 日进有功 鱼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文典 高字旁的字 循私废公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轻醒 自遗伊戚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木开头的成语 耳刀旁的字 南冠楚囚 面字旁的字 敉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