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6:22
昔在井田日,一民本非四。
农隙或工商,其艉秘称士。
是知桑禾间,可以寄书史。
时非长桀耦,时得伊傅事。
卒岁优游哉,吾道甚简易。
昔日的井田制度下,百姓其实并不只分为四类。
在农闲时,或从事工商,或默默称为士人。
所以知道在桑树和禾苗之间,是可以寄托书信和历史的。
那时并不是长桀与耦的世道,而是得到了伊尹的教诲。
整年过得悠闲自在,我的生活非常简朴轻松。
作者介绍:谢直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创作风格多样,常以社会现实为题材,表达个人感受和对时代的思考。他的诗歌常带有哲理性,关注百姓的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回忆古代井田制度下的生活,反思当时的社会结构及其对个人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井田制度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一民本非四”反映了对身份分类的质疑,揭示了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谢直通过对农闲时光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讽刺当时社会的复杂与纷扰,强调简朴生活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桀耦”和“伊傅”,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压迫与暴政,后者则代表着治理国家的智慧与仁德。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不仅反思了古代社会的优劣,也隐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与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上简洁而富有内涵,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索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反映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强调了简朴生活的价值。
诗词测试:
井田制度是什么?
A. 古代的农业政策
B. 现代的土地改革
C. 外国的经济制度
D. 以上皆非
诗中提到的“桀”指的是:
A. 一位贤臣
B. 暴君的象征
C. 农民
D. 商人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复杂的生活
B. 倡导简朴的生活
C. 对生活无所谓
D. 追求奢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谢直的这首诗与杜甫《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但谢直更着重于个人的生活态度,而杜甫则更多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