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9:11
水沈为骨玉为肌,好处曾临阿母池。
雪后园林应有恨,篱边屋角立多时。
早开却被嫣红妒,未落先愁玉笛吹。
要识此花奇绝处,满窗唯有月明知。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孤傲。梅花的枝干如同玉石般坚韧,花瓣如同肌肤般细腻,最美的地方曾经出现在母亲的池畔。雪后,园子里应该弥漫着对梅花的怨恨,篱笆边和屋角的梅花已经屹立了很久。梅花早早盛开,却引来嫉妒的红花,梅花未落就已经为那玉笛的声音感到忧愁。要想了解这花的绝妙之处,只有窗外的明月最为知晓。
郭豫亨,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情的作品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梅花集句》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时期。梅花作为冬季盛开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美的追求。
这首《梅花集句》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美丽和诗人对其深切的情感。诗中开头几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将梅花的形态和生长环境呈现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雪后的园林中。梅花的枝干如同坚硬的骨骼,花瓣宛如玉肌,显示出梅花的高洁与优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雪后园林应有恨”引入了情感的转折,暗示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既有自豪也有无奈。诗中提到的“嫣红妒”,则反映出梅花与其他花卉之间的竞争与嫉妒,进一步突显了梅花的独特性。
最后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梅花孤傲与坚韧的深刻理解。月光照在窗前,似乎只有明月才能理解梅花的孤独与美丽,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深邃令人动容。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出色,通过梅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折射出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梅花的坚韧与孤独,象征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梅花,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梅花集句》的作者是谁?
诗中“水沈为骨玉为肌”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满窗唯有月明知”这句中的“月”象征什么?
王安石《梅花》:
杜甫《早梅》:
两首诗都围绕梅花展开,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王安石更关注梅花的坚韧与逆境中的美,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梅花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郭豫亨的《梅花集句》则在这两者之间,既有坚韧的表现,又有深情的理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