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1:48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作者:杜牧
谁怜贱子启穷途,
太守封来酒一壶。
攻破是非浑似梦,
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懒,
兀兀仍添宁武愚。
犹念悲秋更分赐,
夹溪红蓼映风蒲。
谁会怜惜我这个贫贱之子在困境中挣扎,
太守送来一壶酒,心中稍感安慰。
看破是非纷争,仿佛如同梦境,
理清身世荣辱,恍如无物一般。
微醉中似乎借着嵇康的洒脱,
却又在宁武的愚昧中徘徊。
仍然惦念秋天的悲凉,仿佛更是对我的施舍,
夹岸的红蓼映衬着风中的蒲草。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世称“杜少陵”。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咏怀诗。他的作品往往情感真挚,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牧担任地方官职期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在当时,杜牧身处政治纷争的环境中,常常感受到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是杜牧的一首抒怀之作,通过描绘个人的身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官场的感悟。诗中开篇“谁怜贱子启穷途”,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悲凉,传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思索。接着“太守封来酒一壶”,则反映出虽有外界的抚慰,但内心仍然感到孤独和迷茫。
诗中的“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看透与无奈,似乎在表示人生荣辱皆如浮云。接下来的“醺醺若借嵇康懒”,则以嵇康的洒脱为借,表现出诗人渴望超然物外的心境,但“兀兀仍添宁武愚”又让人意识到,现实的无奈与愚昧依然存在。
最后两句“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感伤与对人生的深思,给人以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牧个人的情怀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世俗纷扰的看淡。
诗词测试:
杜牧在诗中用“谁怜贱子启穷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无奈与悲凉
C. 喜悦
“太守封来酒一壶”中,“酒”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安慰与短暂的快乐
C. 财富
诗中提到的“嵇康”代表了哪种人生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然物外
C. 世俗纷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