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4:27
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绝句
作者: 杜牧 〔唐代〕
水叠鸣珂树如帐,
长杨春殿九门珂。
我来惆怅不自决,
欲去欲住终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商山道上,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心中却充满了惆怅和犹豫。水声叠叠,车铃声响,树木像帐篷般遮蔽了天空;长杨树在春天的宫殿前显得格外苍翠。诗人来到这里感到惆怅,心中难以决断,想走又不舍,最终该如何选择呢?
杜牧,字牧之,号樽前,晚唐时期著名诗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他以诗歌闻名,尤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见长。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常在诗中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绝句》是杜牧在被贬职后,途经商山时创作的作品。商山的秀美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仕途失意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开头的“水叠鸣珂”描绘了水声与车铃声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人的氛围,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树木如帐,既展现了自然的幽静,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隔阂与阻碍。
“长杨春殿九门珂”则通过描绘春天的繁盛,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同时也暗示了他所处的困境。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但诗人却在此时感到惆怅,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我来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深思,充分展现了杜牧作为诗人的才华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迷茫与惆怅,表达了在美好景色下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水叠鸣珂”中的“鸣珂”指的是什么?
A. 水声
B. 车铃声
C. 风声
D. 鸟鸣
诗中“惆怅”最接近的意思是?
A. 高兴
B. 忧伤
C. 生气
D. 惊讶
诗人对未来的心态是?
A. 满意
B. 迷茫
C. 放松
D.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