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夜雨(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

《秋夜雨(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

时间: 2025-05-06 19:16:32

诗句

云头电掣如金索。

须臾天尽帏幕。

一凉恩到骨,正骤雨、盆倾檐角。

桃笙今夜难禁也,赖醉乡、情分非薄。

清梦何处托。

又只是、故园篱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6:32

原文展示

秋夜雨
云头电掣如金索。须臾天尽帏幕。
一凉恩到骨,正骤雨盆倾檐角。
桃笙今夜难禁也,赖醉乡情分非薄。
清梦何处托。又只是故园篱落。

白话文翻译

秋夜的雨,乌云翻滚,闪电如金绳般划破天际,转眼间,天空便被黑暗的帷幕所笼罩。
一阵凉意透入骨髓,正当倾盆大雨从屋檐倾泻而下。
今夜的桃笙乐声难以奏响,幸好醉乡的情感并不薄弱。
清梦又能寄托于何方?不过是故乡的篱笆与落叶。

注释

  • 云头电掣:形容乌云中闪电的景象。
  • 金索:比喻闪电的光芒如金链般闪耀。
  • 帏幕:指黑暗的天空像幕布一样笼罩。
  • 一凉恩到骨:形容凉意透骨,感受到秋夜的寒冷。
  • 骤雨盆倾檐角:形象地描绘暴雨如盆般倾泻而下。
  • 桃笙:一种乐器,常在宴会上演奏。
  • 赖醉乡情分非薄:指对故乡的情感深厚,尽管今夜的氛围不佳。
  • 清梦何处托:问梦境的寄托何在。
  • 故园篱落:故乡的篱笆,代表着怀旧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约1090年-约1150年),字仲明,号清斋,宋代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秋夜雨》写于吴潜游子生涯的某个秋夜,夜雨带来的寒意和孤独,使他深感思乡之情。此时正值宋代,国家动荡,诗人常常在外漂泊,借雨夜抒发对故乡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夜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端用“云头电掣如金索”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氛围,闪电划破夜空,似乎预示着心中难以平息的思绪。接着“须臾天尽帏幕”,将黑暗的天空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急迫的氛围。

“一凉恩到骨”则通过身体的感知传达出秋夜的寒意,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雨水倾泻而下,仿佛象征着他心中无法表达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回忆起故乡的桃笙乐声,尽管“今夜难禁”,但“赖醉乡情分非薄”显示出对故乡情感的依恋。

最后两句“清梦何处托”,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寄托和对故乡的思念,结束在一个令人沉思的意境中。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成功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个体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头电掣如金索:闪电划过乌云,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夜的狂暴。
  2. 须臾天尽帏幕:转瞬间,天空被黑暗笼罩,象征着不安与压抑。
  3. 一凉恩到骨:凉意渗透至骨头,感受到秋夜的寒冷与孤独。
  4. 正骤雨盆倾檐角:形象地描绘倾盆大雨的情景,渲染出环境的恶劣。
  5. 桃笙今夜难禁也:今夜无法奏响乐器,暗示心情沉重。
  6. 赖醉乡情分非薄:尽管环境恶劣,思乡之情依然浓厚。
  7. 清梦何处托:梦境之寄托何在,表现诗人的迷茫与无奈。
  8. 又只是故园篱落:最终的寄托只能是故乡的篱笆,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电掣如金索”通过比喻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使其更具感染力。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孤独处境的感慨,通过对秋夜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共鸣,反映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头:象征着不安与压抑的情绪。
  • :代表瞬息万变的情感波动。
  • :象征着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 桃笙:寄托着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
  • 故园:象征着归属感与温暖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头电掣如金索”所描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雪
    • B. 雨
    • C. 雷电
    • D. 风
  2. “桃笙今夜难禁也”中“难禁”意指:
    • A. 难以忽视
    • B. 难以奏响
    • C. 难以抵挡
    • D. 难以隐藏
  3. 诗中的“清梦何处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爱情
    • B. 梦境
    • C. 友谊
    • D. 故乡

答案

  1. C. 雷电
  2. B. 难以奏响
  3. D. 故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秋夜雨》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多地体现了夜晚静谧的情感,而《秋夜雨》则通过暴雨烘托出一种压抑与孤独的氛围,反映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代诗词解读与分析》

这些参考书目或文章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查勘福陵工程出都柬长寿峰吴硕卿两水部 初三夜听雨作 咏行帐 㤅伯庭中新植海棠闰六月重作花赋柬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三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二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一 送罗郎中登管勾玉局观 送罗胜卿同年提举玉局观 留题张少愚屋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时半晌 倾注全力 足履实地 山耶云耶 际结尾的成语 孝经起序 垢结尾的成语 糸字旁的字 冰天雪地 鼠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蠕蠕而动 龙字旁的字 郎猫 陫侧 籍结尾的成语 荠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