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上望皖公山

《江上望皖公山》

时间: 2025-05-01 05:27:46

诗句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7:46

原文展示:

江上望皖公山
作者: 李白 〔唐代〕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
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白话文翻译:

奇特的山峰从云端拔出,
秀丽的树木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皖公山安静而美丽,
巍峨的山峰令人心醉。
我独自在沧江之上游览,
整天感到无趣乏味。
但我只喜爱这高耸的山岭,
如何才能寻求那灵异之境呢?
默默地遥相许诺,
心中想去却无法实现。
待我炼成还丹,
再投身归来此地。

注释:

  • 奇峰: 奇特的山峰,指皖公山的独特形态。
  • 秀木: 秀丽的树木,暗示自然的生机和美好。
  • 清晏: 清幽安静,形容山的宁静。
  • 巉绝: 高耸陡峭,形容山的险峻。
  • 沧江: 指长江,作者在江上独游。
  • 还丹: 指道教中的炼丹术,象征修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广泛,作品多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的游历生涯中,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洁境界的追求。诗中体现了他对皖公山的赞美,以及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江上望皖公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李白通过对皖公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渴望。开头的“奇峰出奇云”一句,便奠定了诗的基调,奇特的山峰在云雾中显得更加神秘和高远,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下来的“秀木含秀气”则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树木的秀丽与清新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然而,李白的内心并不止于此,他在“独游沧江上”中表达了独自游览的孤独感,整日的淡无味让他感到失落,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后文中的“但爱兹岭高”显得格外突出。李白对皖公山的崇敬和向往,与他在现实中感到的无趣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在后半段,李白引入了“还丹”的意象,暗示他对道教修炼的向往,象征着他希望通过修行达到更高的境界,最终投身于自然的怀抱。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绘中,交织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渴望,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奇峰出奇云: 描绘了皖公山的壮丽和神秘,给人以视觉冲击。
  2. 秀木含秀气: 表示树木的美丽和清新,营造出自然的宁静氛围。
  3. 清晏皖公山: 对皖公山的赞美,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4. 巉绝称人意: 山的险峻和美丽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
  5. 独游沧江上: 表达孤独游历的情感,反映出作者的内心状态。
  6. 终日淡无味: 显示出日复一日的乏味与孤独感。
  7. 但爱兹岭高: 诗人只钟情于高耸的山岭,体现对理想的追求。
  8. 何由讨灵异: 对灵异境界的渴望,反映了对超脱现实的向往。
  9. 默然遥相许: 心中默默承诺,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10. 欲往心莫遂: 期望无法实现的失落感。
  11. 待吾还丹成: 寻求修行成就的愿望,象征追求更高境界。
  12. 投迹归此地: 希望最终能回归自然,达到理想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 “奇峰”与“奇云”的结合,将自然景观与奇特的情感相联。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皖公山的美丽与个人追求的矛盾,表现出李白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叹,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峰: 象征壮丽与独特,代表诗人对美的追求。
  • 秀木: 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
  • 皖公山: 象征高洁与理想的追求。
  • 沧江: 代表历史的流逝与个人的孤独。
  • 还丹: 象征修行与追求超脱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奇峰出奇云”主要描绘的是:

    • A. 山的险峻
    • B. 山的美丽
    • C. 云的奇特
    • D. 自然的和谐
  2. “待吾还丹成”中的“还丹”象征着:

    • A. 诗人的归来
    • B. 道教修炼
    • C. 对爱情的追求
    • D. 诗人的旅行
  3. 李白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名利的渴望
    • B.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C. 对人际关系的关注
    • D.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白居易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望庐山瀑布》(李白): 描述自然景观之美,情感奔放。
  • 《早发白帝城》(李白): 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相近。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会师瞿塘雨中王咏商水部见招同杨漪翁明府望巫山高处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_燕莺语 忽忆 马公执同避难来叶家湾,久未能归,忽承赠句,以工诗好游见推,次韵和二律,藉抒所感 其二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三 蓼莪堂 入南乡检旱纪所见 过白沟河有感 忆旧游·题徐芷帆楸阴感旧图 闲居杂咏五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字旁的字 包含击的词语有哪些 一寸丹心 儿女之债 鼠字旁的字 探囊取物 败俗伤风 十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牢酒 黄发儿齿 诹谋 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赤灵 传染病 三百六十节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