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21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燕昭王邀请郭隗,建造了华丽的黄金台。
剧辛刚刚到赵国,邹衍又从齐国而来。
可怜那些志向高远的士人,被我抛弃如同尘埃。
用珍珠和玉石来换取歌声与欢笑,却只用粗糙的食物来养活贤才。
这才明白,黄鹄在空中飞翔,孤独地徘徊于千里之外。
这首诗涉及了历史上燕昭王重用郭隗的故事。郭隗以其智慧和谋略帮助燕国建立强大的实力,成为昭王的得力助手。诗中提及的其他人物,如剧辛和邹衍,都是当时著名的士人,表现了对人才的渴求与重视。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极具个性的诗歌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白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人才被忽视及自身处境的感慨,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对士人的影响。
《古风·其十五》通过历史典故向读者展示了李白对人才的渴求和对现实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燕昭王与郭隗的故事,展现了重视人才的重要性,郭隗的智慧与昭王的英明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提到剧辛与邹衍,暗示当时士人纷纷聚集却未能被重用,表现出一种对人才被冷落的无奈和惋惜。
诗中“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的句子,直白地表达了李白对高洁志向者被忽视的愤懑,生动地体现了士人内心的挣扎与孤独。后半段通过珠玉与糟糠的对比,揭示了社会对贤才的态度,既有对财富的追求,又有对真才实学的轻视,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令人深思。
结尾的“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则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黄鹄代表了高飞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而李白则在此诗中体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豪情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才被忽视的深切感慨,表现了李白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他对社会重视人才的渴望,反映了他作为诗人的情操与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燕昭王邀请哪位智者?
诗中用什么物品来象征财富?
“弃我如尘埃”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古风·其十五》与杜甫的诗歌均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望,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多了一份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