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40:03
原文展示:
湘中弦 高启 〔明代〕 凉风袅袅月粼粼,竹色兰香秋水滨。 一夜猿声流泪尽,黄陵祠下泊舟人。
白话文翻译:
凉风轻轻吹拂,月光如水波般闪烁,竹林的绿色与兰花的香气在秋水边交织。 一夜之间,猿猴的哀鸣似乎让人泪流满面,黄陵祠下停泊着船只的人们。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江苏苏州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边的夜景,通过凉风、月光、竹色、兰香等自然元素,以及猿声、黄陵祠等人文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湘江夜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古代传说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湘江夜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凉风、月光、竹色、兰香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氛围。猿声的哀鸣与黄陵祠的传说相结合,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湘江夜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古代传说的怀念。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明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湘江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古代传说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历史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黄陵祠”是指什么地方? A. 湖南岳阳 B. 江苏苏州 C. 湖北武汉 D. 江西南昌
诗中的“一夜猿声流泪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诗中的“月粼粼”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