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竹炉汤沸火初红

《鹧鸪天 竹炉汤沸火初红》

时间: 2025-04-26 14:06:55

诗句

客来寒夜话头频。

路滑难沽曲米春。

点检松风汤老嫩,退添柴叶火新陈。

倾七碗,对三人。

须臾梅影上冰轮。

他年若更为图画,添我炉头倒角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55

原文展示:

《鹧鸪天》

竹炉汤沸火初红, 客来寒夜话头频。 点检松风汤老嫩, 退添柴叶火新陈。 倾七碗,对三人。 须臾梅影上冰轮。 他年若更为图画, 添我炉头倒角巾。

白话文翻译:

竹炉的汤水已经开始沸腾,火焰初红, 寒冷的夜晚,客人频频来访,话题不断。 我点检着松风,汤水的老嫩也在心中衡量, 火焰新旧交替,柴叶的增添也在我的手中。 给三位朋友斟满七碗酒, 转眼间梅花的影子映照在冰轮上。 如果将来能再为你们画幅图画, 请在我的炉头上添上一个倒角的巾帕。

注释:

  • 竹炉:用竹子制成的炉子,古人用以煮茶或煮汤。
  • 汤老嫩:指的是汤水的成熟程度,老嫩的变化。
  • 松风:松树的风声,隐喻清雅的气息。
  • 梅影:梅花的影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冰轮:指月亮,形容其像冰一样清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山水、花鸟画,且在诗词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徐渭的人生颇为坎坷,经历了不少政治风波,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明代,正值徐渭的中年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与友人相聚,借酒消愁,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徐渭在寒夜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歌通过温暖的火炉、沸腾的汤水与酒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密的气氛。开篇“竹炉汤沸火初红”,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寒冷夜晚中的温暖,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怀。接下来的“客来寒夜话头频”,则进一步强调了朋友聚会的氛围,交谈中流露出浓厚的友情。

在描述汤水的老嫩与火的更替时,诗人不仅在描绘食物的变化,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诗的高潮在“倾七碗,对三人”中达成,三位朋友围坐,斟酒共饮,体现了浓郁的友谊与共享的乐趣。最后几句“若更为图画,添我炉头倒角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谊的珍视,暗示他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与朋友分享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氛围的营造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徐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真挚。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炉汤沸火初红:竹制的炉子上,汤水开始沸腾,火焰微红,营造出温暖的气氛。
  2. 客来寒夜话头频:寒冷的夜晚,朋友们相聚,谈话频繁,显得温馨而亲密。
  3. 点检松风汤老嫩:对汤水的老嫩进行细致的检查,隐喻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4. 退添柴叶火新陈:柴火的更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生活中不断有新的事物加入。
  5. 倾七碗,对三人:为三位朋友斟满七碗酒,体现出热情好客的情谊。
  6. 须臾梅影上冰轮:转瞬之间,梅花的影子映入明亮的月光,象征着纯洁与高雅。
  7. 他年若更为图画:如果未来再作画,想要表现出当时的温暖与友谊。
  8. 添我炉头倒角巾:希望在炉头上添一条倒角巾,象征着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影上冰轮”,将梅花影子比作清冷的月光,展现出高洁的情感。
  • 对仗:如“倾七碗,对三人”,上下句相对,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 细节描写:通过对汤水、火焰的细致描写,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温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温暖的聚会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出诗人徐渭在困惑时刻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炉:象征温暖与亲密的家庭氛围。
  • :象征生活的滋味与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 梅影:象征高洁和纯粹的情感。
  • 冰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炉”是什么? A. 用竹子制成的炉子
    B. 一种饮品
    C. 一种乐器

  2. 诗中“倾七碗,对三人”表现了什么? A. 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B. 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C. 诗人对酒的喜爱

  3. “梅影上冰轮”中的梅影象征什么? A. 友情
    B. 高洁与纯粹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徐渭的《鹧鸪天》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友情的温暖,后者则更多体现了孤独与自我反思。两者在意象运用上也有不同,徐渭运用日常生活细节,而李白则倾向于自然景观的描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焦山 其一 元日 闻子规 古树 同李子馀过彬公兰若 寄武林朱九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墨缞 足字旁的字 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欃枪 火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寸草衔结 病势尪羸 包含楮的词语有哪些 迫不可待 肉字旁的字 吉隆之喜 包含阐的成语 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日以为常 欠字旁的字 井钿 侉子 涓滴归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