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9:01
闭门吟苦雨,谁识子桑愁。
石破杞天漏,瓢翻后土浮。
捲茅惊客梦,恤纬动嫠忧。
自此开新霁,犹堪望有秋。
闭门独自吟唱着苦雨,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愁苦?
石头破裂,雨水从天而降,瓢子翻转,泥土浮起。
卷起茅草惊扰了客人的梦境,怜悯的织物牵动了寡妇的忧愁。
从此雨过天晴,仍然可以期待秋天的到来。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子真,号容庵,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苦雨》作于周密生活的一个雨季,反映了他在雨天的孤独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情的关怀。
《苦雨》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苦雨的描写,周密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诗的开头“闭门吟苦雨”,首先传达出一种封闭的状态,表现出与外界的隔绝,并由此引发对内心情感的探讨。接着以“谁识子桑愁”引入对情感的自省,桑树作为思乡的象征,增强了孤独感。
诗中“石破杞天漏,瓢翻后土浮”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猛烈与无情,仿佛将周密的内心世界也撕扯得支离破碎。随后,卷茅草的动作惊醒了梦中的旅人,反映了生活的无常与突变,也暗示着诗人对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自此开新霁,犹堪望有秋”,在经历了雨的洗礼后,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信念的延续。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周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苦雨带来的孤独与忧伤,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出一种在困境中寻找生机的生命力。
《苦雨》的作者是谁?
诗中“闭门吟苦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的“嫠”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