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4:50
伤柘枝妓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曾见双鸾舞镜中,
联飞接影对春风。
今来独在花筵散,
月满秋天一半空。
我曾在镜子中见到双鸾在舞蹈,
它们在春风中相互飞舞,影子交织。
如今我孤独一人,身处花宴之中,
月光明亮,却只照耀着空荡荡的天空。
“鸾”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美丽和吉祥,双鸾舞象征着和谐美满的生活。镜子则可以理解为虚幻的美丽,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经历了某种情感的转折后,表现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与现状的孤独感。唐代是一个文化繁盛的时期,诗人们往往在繁华的环境中感受到内心的落寞。
《伤柘枝妓》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首句“曾见双鸾舞镜中”,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欢愉时光,双鸾的舞动象征着和谐美好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却发现自己“今来独在花筵散”,这种对比突显了当下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月满秋天一半空”,将孤独感推向高潮,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却是空荡荡的夜空,仿佛在映照着诗人心中的失落与空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失去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反映了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思,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曾见双鸾”指的是什么?
“今来独在花筵散”中的“独”表示什么?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李群玉的《伤柘枝妓》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通过对兄弟的思念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情感。两首诗都体现了孤独感,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