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7:43
岁暮和张常侍
作者:陶渊明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末时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说,繁华的市井中,旧人已凋零,快速的马儿也让人感到伤感。明天与今天并无区别,岁末又能说些什么呢?诗人面容淡雅,白发渐多。秦穆公的谈话是多么广阔,然而思乡的情绪却难以言表。傍晚时分,长风起,寒云笼罩了西山。清凉的气息渐渐浓重,飞鸟纷纷归巢。人们的生活依旧艰难,更何况我心中愁苦缠绕。屡次缺乏美酒,无法享受当年的快乐。无论贫穷或富贵都无所谓忧虑,憔悴的我只因命运的变化而感慨。抚摸着自己,心中满怀深情,感慨命运的变迁。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和隐士。他生活在动乱的时代,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岁末,正值寒冬,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深思,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岁暮和张常侍》是一首蕴含丰厚情感的诗作,陶渊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岁末时节的凄凉与哲思。诗的开头以“市朝凄旧人”引入,展示了繁华之地的冷清,随即通过“骤骥感悲泉”将迅速流逝的时光与伤感的情绪结合起来,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自述面容的淡雅和白发的增多,传达了岁月带来的无奈与感慨。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陶渊明将人事与自然景观紧密联系,向夕的长风、寒云的西山,渲染出一种萧条的氛围。诗中“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更是深入刻画了民众的苦难,反映了社会的困境。最后,诗人以“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总结了自己的境遇,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在此,他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感慨,也映射出整个社会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陶渊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困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命运的接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骤骥”指的是什么?
a) 慢马
b) 快马
c) 龟速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
a) 忧虑
b) 洒脱
c) 忽视
“屡阙清酤至”中“清酤”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清水
c) 清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