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6:55
僧舍依深竹,幽寻到竹间。一声清磬外,人世说谁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的住处,座落在深竹林中,幽静的环境使人不禁深入竹林寻访。外面传来一声清脆的磬声,反观世间的人,谁又能在喧嚣中保持闲适呢?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清磬”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在寺庙中常用以传达时间和提醒修行的僧人。而“人世说谁閒”则可看作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象征着对现实纷扰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刘介龄,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佛教题材为主,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午后,诗人游历至云峰寺时的感悟。寺庙的静谧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激起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僧舍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首句“僧舍依深竹”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深竹环绕的居所让人感到与世隔绝,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接下来的“幽寻到竹间”则更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这种静谧环境的向往与追求。清磬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来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引发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人世说谁閒”则是诗人的哲学思考,质疑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谁又能真正保持内心的宁静,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的冷静观察与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自然风光的描写,又有人生哲理的探讨,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精神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展示了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僧舍依深竹”意味着什么?
“一声清磬外”中的“清磬”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介龄的《云峰寺 其二》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更强调了内心的思考与对世俗的反思。王维的诗更多的是对自然的赞美,而刘介龄则在自然的背景下更深入地探讨了人心与世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