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时间: 2025-05-01 03:55:54

诗句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5:54

原文展示: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白话文翻译:

这位年轻的崔郎君,已经展现出优雅的风采,听说他在学业上也非常勤奋。秋季的清晨,他踏上了去京城的道路,面容白皙的少年正在前行。月光下,他的船帆轻快而迅速,迎着霜寒,他的衣服崭新而华丽。如果路过庭院有人询问,我会为他们讲述漳州的美景。

注释:

  • 风姿美:形容人的外貌和气质都很美好。
  • 艺业勤:指学习和技艺都很用心、努力。
  • 清秋:指清爽的秋天,象征着时节的变换与新的开始。
  • 白皙少年人:形容年轻人的皮肤白皙,给人一种清新俊朗的感觉。
  • 带月轻帆疾:月光下的船行得很快,表现了轻快的感觉。
  • 迎霜彩服新:迎接霜寒的季节,穿着新衣服,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过庭若有问:如果有路人经过询问。
  • 漳滨:指的是漳州的美丽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生于开元年间,卒年不详。他以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而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崔郎君即将赴京的时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与期盼。唐代正值盛世,许多年轻才俊都渴望在京城一展抱负,诗中渗透了作者对前途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崔郎君的欣赏与祝福。诗的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崔郎君的优秀,既有外貌上的美丽,又有内在的才华,展现了一个年轻人的全貌。接下来的“清秋上国路”,营造了一种秋日出行的孤寂和清新,清秋带来了一种新的出发感。

“带月轻帆疾”,诗人在此用月光下的船只来比喻崔郎君前行的速度,象征着他如风般迅速而又轻松的旅途。相较于前面描写的优雅形象,这里又增添了一份动感,仿佛能感受到年轻人心中那份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而“迎霜彩服新”则传达出一种新气象的感觉,崔郎君正在迎接新的挑战,身着崭新的衣服,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最后两句提到“过庭若有问”,表达了作者乐意与他人分享崔郎君的美好与成就,进一步加深了对朋友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典型的士人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自然景象与人事结合,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见风姿美:已然看出其外貌与气质之美。
  2. 仍闻艺业勤:听闻他在学习上也格外用心。
  3. 清秋上国路:在清爽的秋天,踏上通往京城的旅途。
  4. 白皙少年人:形容崔郎君的年轻和白皙的外貌。
  5. 带月轻帆疾:月光照耀下,船帆轻快地行驶。
  6. 迎霜彩服新:迎接寒霜时节,身着新衣。
  7. 过庭若有问:若有路人经过询问我。
  8. 一为说漳滨:我愿意为他们介绍漳州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崔郎君的旅程比喻为轻快的船只,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有很好的对称和节奏感,如“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月、霜、秋)来反映人物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崔郎君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理想与奋斗的主题,传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风姿:象征着人的魅力与气质,反映了士人的风范。
  • 秋季: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 月光: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霜寒:代表着挑战和磨砺,暗示着成长的必经之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崔郎君的哪两方面的优点? A. 外貌与气质
    B. 学业与艺业
    C. 旅行与饮食
    D. 以上皆是

  2. “清秋上国路”中的“清秋”意指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漳滨”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漳州
    B. 北京
    C. 长安
    D. 杭州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同样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期待。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人生理想与追求。

诗词对比:

  • 权德舆的《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都表现了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但权德舆更加注重描绘年轻人的气质与未来,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出人生的艰辛与奋斗。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有侧重,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不同理解与表现。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小阑干/少年游 沁园春·几叶凋枫 虞美人·清尊黄菊红萸佩 摸鱼儿·怪西风 鹊桥仙·澄江晓碧 临江仙·南馆西池迎笑处 渡江云·锦云香满镜 水龙吟·杜鹃啼老春红 锦园春三犯/锦园春 更漏子·玉钩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败如水 雨字头的字 见天见地 十字旁的字 如一 一定之计 长字旁的字 包含尽的成语 中石没矢 夫党 廾字旁的字 词笔 谄屈 安安心心 隶字旁的字 临渊之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