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5:54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这位年轻的崔郎君,已经展现出优雅的风采,听说他在学业上也非常勤奋。秋季的清晨,他踏上了去京城的道路,面容白皙的少年正在前行。月光下,他的船帆轻快而迅速,迎着霜寒,他的衣服崭新而华丽。如果路过庭院有人询问,我会为他们讲述漳州的美景。
权德舆,唐代诗人,生于开元年间,卒年不详。他以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而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写于崔郎君即将赴京的时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与期盼。唐代正值盛世,许多年轻才俊都渴望在京城一展抱负,诗中渗透了作者对前途的美好祝愿。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崔郎君的欣赏与祝福。诗的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崔郎君的优秀,既有外貌上的美丽,又有内在的才华,展现了一个年轻人的全貌。接下来的“清秋上国路”,营造了一种秋日出行的孤寂和清新,清秋带来了一种新的出发感。
“带月轻帆疾”,诗人在此用月光下的船只来比喻崔郎君前行的速度,象征着他如风般迅速而又轻松的旅途。相较于前面描写的优雅形象,这里又增添了一份动感,仿佛能感受到年轻人心中那份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而“迎霜彩服新”则传达出一种新气象的感觉,崔郎君正在迎接新的挑战,身着崭新的衣服,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最后两句提到“过庭若有问”,表达了作者乐意与他人分享崔郎君的美好与成就,进一步加深了对朋友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典型的士人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自然景象与人事结合,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崔郎君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理想与奋斗的主题,传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崔郎君的哪两方面的优点?
A. 外貌与气质
B. 学业与艺业
C. 旅行与饮食
D. 以上皆是
“清秋上国路”中的“清秋”意指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漳滨”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漳州
B. 北京
C. 长安
D.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