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33:44
乡饮酒唱和诗
作者: 童颐 〔宋代〕
两轓来自殿东西,要使旴民习俗移。
可但官条扶世教,更从乡饮叙伦彝。
一堂礼乐情何厚,四面衣冠乐有仪。
我老亦陪宾席后,蹒跚非据只心知。
两辆轿子从殿宇的东西两边来,想要使乡里的民俗得到改变。
不过只靠官条来扶持世俗教育,还不如通过乡饮来叙述伦理道德。
一堂的礼乐情意是多么深厚,四周的衣冠也是有礼有仪。
我年老了,也在宾客的席位后面,虽然走得蹒跚,但内心明白其中的道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涉及到的“礼乐”思想源于儒家文化,强调礼仪和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童颐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诗风清新,擅长描写乡土生活和人情世故。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社会伦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乡饮的场合,反映了诗人在乡间饮酒时对乡土习俗、礼仪的思考与感悟。
《乡饮酒唱和诗》是一首反映乡村传统文化和礼仪的诗作。诗中通过饮酒这一乡村社交活动,展现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上的礼仪和情感。开篇提到“轓来自殿东西”,不仅描绘了场景,也暗示了外来文化和风俗的影响。诗人认为,单靠官府的规章制度来引导民俗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反而更应该通过乡间的饮酒聚会来传承和弘扬伦理道德。
“礼乐情何厚,四面衣冠乐有仪”一句,展示了乡间聚会的和谐氛围和衣着的得体,强调了礼仪在社交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最后一联中,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年老的状态,虽走得蹒跚,但内心依然明白这些礼仪和情感的真谛,突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与理解。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深沉厚重,展示了童颐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礼仪的珍视,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乡饮为背景,探讨了传统礼仪和伦理道德在乡村生活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文化传承与社交礼仪的密切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轓”指的是什么?
A. 交通工具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饮品
诗人认为改变乡民习俗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A. 通过官条
B. 通过乡饮
C. 通过书籍
“蹒跚非据只心知”中,“蹒跚”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年轻人的活力
B. 年老人的状态
C. 乡民的活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