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20
冻雨宵分声不定。湘源涨起波千顷。扁舟泛泛水中凫,斜又整。乌竿影。直过零陵人未醒。
在冻雨的夜晚,声音时断时续。湘江水位上涨,波涛汹涌,像千顷水面在涌动。一只小船在水中缓缓漂浮,像一只斜飞的野鸭。乌黑的船桨在水面上投下影子,一直划向零陵的方向,那里的人们还未苏醒。
周之琦(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瑶,号白云,湖南人。其诗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天仙子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描写冻雨和湘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以“冻雨夜分”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冷且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表现了夜晚的孤寂与不安。接着,诗人描绘湘江涨水的场景,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力量和无常。扁舟在水中摇曳,像是自然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中微小事物的关注与感悟。
“斜又整”一句,既描写了船的姿态,也隐喻着生活的起伏与不易。在这幅水乡图景中,乌竿的影子则象征着孤独的行者,在黑暗中独自前行。而“直过零陵人未醒”,表达了诗人对人们生活的观察,似乎在暗示即使在这样的夜晚,周遭的人们却未曾察觉,生活依然如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孤独的反思。
诗中“湘源”指的是哪个河流的源头?
A. 长江
B. 黄河
C. 湘江
D. 珠江
诗中“小船”比作什么动物?
A. 鱼
B. 野鸭
C. 鹦鹉
D. 乌鸦
“零陵人未醒”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人们在欢庆
B. 人们的麻木与无知
C. 人们的忙碌
D. 人们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