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长安诸寺联句。招国坊崇济寺。奇松联二十字绝句

《游长安诸寺联句。招国坊崇济寺。奇松联二十字绝句》

时间: 2025-04-30 13:49:40

诗句

杉松何相疏,榆柳方迥屑。

无人擅谈柄,一枝不敢折。

——段成式

中庭苔藓深,吹馀鸣佛禽。

至于摧折枝,凡草犹避阴。

——张希复

僻径根从露,闲房枝任侵。

一株风正好,来助碧云吟。

——郑符

时时扫窗声,重露滴寒砌。

风飐一枝遒,闲窥别生势。

——升上人

偃盖入楼妨,盘根侵井窄。

高僧独惆怅,为与澄岚隔。

——段成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9:40

原文展示

杉松何相疏,榆柳方迥屑。
无人擅谈柄,一枝不敢折。
段成式中庭苔藓深,吹馀鸣佛禽。
至于摧折枝,凡草犹避阴。
张希复僻径根从露,闲房枝任侵。
一株风正好,来助碧云吟。
郑符时时扫窗声,重露滴寒砌。
风飐一枝遒,闲窥别生势。
升上人偃盖入楼妨,盘根侵井窄。
高僧独惆怅,为与澄岚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地区的寺庙环境,诗中提到松树和柳树的疏密,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无人谈论这些树木的品性,我连一枝都不敢折下。在诗人的庭院中,苔藓深厚,偶尔传来佛禽的鸣叫声。即便是轻轻折枝,连草木也似乎会避开阴影。张希在僻静的小径上留下露珠,闲房的树枝肆意生长。一阵风正好吹来,似乎在助兴于碧云的吟唱。郑符打扫窗户的声音时常传来,露水在寒冷的石阶上滴落。风轻轻摇曳着一枝,似乎在偷看其他生物的动静。人们升高坐着,遮盖了楼台,根系缠绕在狭窄的井口。高僧在此独自惆怅,因为隔着澄澈的云雾,无法相见。

注释

  • 杉松:指松树,象征坚韧和高洁。
  • 榆柳:榆树和柳树,常用来形容环境的柔和与宜人。
  • 谈柄:指讨论的内容或话题。
  • 苔藓: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宁静和幽雅。
  • 鸣佛禽:指寺庙中鸟类的鸣叫,带有佛教的宁静意蕴。
  • 重露滴寒砌:露水在寒冷的石阶上滴落,营造了清晨的幽静。
  • 澄岚:指清澈的山雾或云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成式(公元803年-公元863年),唐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艺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段成式游历长安诸寺时,诗人在寺庙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感受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长安寺庙的宁静氛围与自然美景。诗人在描绘杉松与榆柳的关系时,运用对比手法,突显出树木间的疏密之感,带给读者一种静谧的视觉体验。诗中提到的“无人擅谈柄”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宁静的珍视,仿佛在说,世俗的喧嚣无法打扰到这片净土。苔藓的深厚和佛禽的鸣叫,暗示着佛教文化的影响,营造出一种灵性与和谐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风的轻拂、露水的滴落等细节,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宁静的意境。

此诗在结构上严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例如拟人化与对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然,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方能体会到自然的真正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杉松何相疏,榆柳方迥屑:松树和柳树间的疏密关系,暗示自然的和谐。
  2. 无人擅谈柄,一枝不敢折:无人讨论这些树木的特性,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3. 段成式中庭苔藓深,吹馀鸣佛禽:庭院中苔藓生长茂盛,暗示宁静和幽雅。
  4. 至于摧折枝,凡草犹避阴:连草木都在避免阴影,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
  5. 张希复僻径根从露,闲房枝任侵:描述张希在小径上留下露水,体现自然的随意与生机。
  6. 一株风正好,来助碧云吟:风的轻拂增添了诗意,仿佛在伴奏。
  7. 郑符时时扫窗声,重露滴寒砌:窗外的扫声与露水的滴落,营造出一种清晨的静谧感。
  8. 风飐一枝遒,闲窥别生势:风轻轻摇曳,似乎在观察其他生物的动态。
  9. 升上人偃盖入楼妨,盘根侵井窄:人们坐高楼,遮挡视线,根系缠绕,暗示生活的复杂。
  10. 高僧独惆怅,为与澄岚隔:高僧因无法见到澄澈的云雾而感到惆怅,反映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无人擅谈柄”,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杉松何相疏,榆柳方迥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风正好,来助碧云吟”,通过比喻增强了意境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寺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反映了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富有哲理和思考。

意象分析

  • 杉松:象征坚韧、宁静的气质。
  • 榆柳:代表柔和、灵动的美。
  • 苔藓:隐喻深厚的文化与历史。
  • 佛禽:象征宗教的宁静与灵性。
  • 露水:代表清晨的清新与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人擅谈柄”是指什么?

    • A. 没有人讨论树木的特性
    • B. 有人讨论树木的特性
    • C. 树木的品性很重要
    • D. 没有人喜欢树木
  2. “苔藓深”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浪漫
    • B. 宁静
    • C. 喧闹
    • D. 复杂
  3.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段成式
    • D. 白居易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山中问答》 - 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同样表现了对宁静的向往,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本诗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春日杂兴 农谣 道中即事 次韵郑省仓 其一 感怀 寄汤卿 次韵采菌 次韵谢兄馈李 送应武论粹庐陵 登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旦的成语 画虎成狗 隶字旁的字 进开头的成语 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潜龙勿用 驺珂 鼓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万劫不复 飞航式导弹 手到擒来 遗冢 隳肝沥胆 十字旁的字 乏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