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省敛

《省敛》

时间: 2025-05-03 21:41:50

诗句

翠华缥缈出明光,帝亩油油晓露瀼。

田畯秋登歌万宝,宸旒时敛足千仓。

欣瞻垄覆黄云满,想见匙翻白雪香。

耕藉三推蒙帝力,连茎累岁纪农祥。

即看荐熟流馨飶,更识忧民念雨旸。

六合长应书大有,愿陈豳雅表时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50

原文展示

翠华缥缈出明光,帝亩油油晓露瀼。
田畯秋登歌万宝,宸旒时敛足千仓。
欣瞻垄覆黄云满,想见匙翻白雪香。
耕藉三推蒙帝力,连茎累岁纪农祥。
即看荐熟流馨飶,更识忧民念雨旸。
六合长应书大有,愿陈豳雅表时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农田景象,晨光中,万物复苏,露水闪烁。农民在丰收的季节欢歌,皇帝在此时也关注着国家的仓库。看着稻田在阳光下金黄一片,仿佛能嗅到白雪的香气。耕作的力量源于皇帝的庇护,年复一年,农业繁荣。我们期待着丰收的美好气息,更加意识到民众对雨水和阳光的渴望。希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国家能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华:指青翠的华丽,形容晨光的美丽。
  • 帝亩:指皇帝的农田,象征国家的财富。
  • 油油:形容丰盈、茂盛的样子。
  • 宸旒:帝王的帽子,象征皇权。
  • 荐熟:指将熟的农作物供奉。

典故解析

  • 豳雅:出自《诗经》,代表着农耕文化的美好理想,象征着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洛文,明代诗人,其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观与社会民生,关注农业与百姓安危,风格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农业社会,农田的丰收与国家的稳定息息相关,诗人试图通过描绘秋收的景象来表达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宁的向往。

诗歌鉴赏

《省敛》是一首描写秋收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农民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对国家安康的期盼。开篇“翠华缥缈出明光”以清晨的光辉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接着“帝亩油油晓露瀼”则将视角转向国家的农业,强调了皇帝关心民生的重要性。

“田畯秋登歌万宝”一句,展现了农民在丰收时的欢歌,体现了劳动的喜悦。随后“宸旒时敛足千仓”,则暗示着皇权对农业的重视,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诗在描写丰收时的喜悦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中,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人在自然与社会之间找到了和谐的关系,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百姓安宁的美好愿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华缥缈出明光:描绘清晨的光辉,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2. 帝亩油油晓露瀼:强调皇帝的农田丰盈,暗示政权对民生的关注。
  3. 田畯秋登歌万宝:农民在丰收的季节欢歌,表现了劳动的喜悦。
  4. 宸旒时敛足千仓:暗示皇权对农业的重视,体现了国家与民生的联系。
  5. 欣瞻垄覆黄云满:描绘稻田金黄的景象,象征丰收的希望。
  6. 想见匙翻白雪香:通过意象联想,突出丰收的美好和甜蜜。
  7. 耕藉三推蒙帝力:说明耕作受皇帝的庇护,体现国家与民生的关系。
  8. 连茎累岁纪农祥:农业的繁荣年年累积,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9. 即看荐熟流馨飶:期待丰收的美好气息,表现对未来的期待。
  10. 更识忧民念雨旸:强调对民生的关怀,体现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11. 六合长应书大有:希望国家长治久安,表现了对未来的期盼。
  12. 愿陈豳雅表时康:表达对农业繁荣和社会安宁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丰收的向往。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明光”、“晓露”、“黄云”等,营造出一种丰收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丰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百姓安宁的热切期盼,揭示了农业与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体现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光:象征希望与新生。
  • 油油:形容丰盈与茂盛。
  • 黄云:象征丰收与富裕。
  • 白雪香:暗示丰收的美好与甜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华”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清晨的光辉
    C. 青翠的植物

  2. 诗人对农民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漠不关心
    B. 深切关怀
    C. 只关注皇权

  3. 诗中提到的“宸旒”象征什么? A. 农田
    B. 皇权
    C. 太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何洛文的《省敛》和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但何洛文更侧重于描绘农田的丰收,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经注释与解读》

相关查询

春日有怀 题诠律师院 寄清越上人(一作寄山僧) 送许棠及第归宣州 思宜春寄友人 台城 题友人林斋 题终南山白鹤观 促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谨终追远 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 归心如箭 钦差大臣 爻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市子 流水不腐 目送手挥 袖结尾的成语 廾字旁的字 信使往还 飠字旁的字 备阅 修景 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