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54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
——黄庭坚
竹林文章伯,国士无与双。
比来少制作,非以弱故降。
景阳机中锦,犹衣被丘江。
时时能度曲,秀句入新腔。
在竹林中,您是文章的宗师,国士无与伦比。
近来您创作的少,是不是因为您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呢?
景阳的机巧与美丽,犹如覆盖于丘江的锦绣。
您时常能谱写新曲,优美的句子总能融入新的旋律中。
“竹林”常用来指代隐士和文人聚集的地方,象征清高和脱俗。诗中提到的“国士无与双”是对廖明略的赞美,强调其才华的独特与稀有。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用笔简练而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黄庭坚与廖明略的交往之中,表达了对友人创作的鼓励,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思考与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传达出对朋友廖明略的赞美与鼓励。诗中“竹林文章伯”一句,既是对廖明略才华的认可,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接下来的“比来少制作”则流露出一种关怀,似乎在询问廖明略为何近期创作较少,诗人用“非以弱故降”表明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可能有其他原因。
“景阳机中锦”的比喻则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艺术的热爱。最后一句“时时能度曲,秀句入新腔”,则表明了对创作的渴望与期望,鼓励廖明略继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式。整首诗风格清新,意象生动,展现了黄庭坚高雅的文人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朋友的关怀、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文学理想的坚定信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竹林”主要象征什么?
A. 隐士生活
B. 商业繁华
C. 战争
D. 乡村风光
“国士无与双”是对谁的赞美?
A. 黄庭坚
B. 廖明略
C. 朋友
D. 文人
诗中使用的比喻是什么?
A. 竹林与国士
B. 景阳机中锦
C. 诗句与腔调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