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22:40
柴桑春晚思依依,屋角鸣鸠雨欲飞。
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衣。
春天的傍晚,我在柴桑感到思念依依;
屋角的鸠鸟在鸣叫,预示着雨要来了。
昨天已经熄灭了寒食节的火,
春风吹动花瓣,却让我又不得不添上衣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又有细腻婉约,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苏轼的生平经历丰富,曾历任多地官职,因政治原因多次遭贬,贯穿其一生的反思与感悟在其作品中有深刻体现。
这首《绝句》创作于苏轼被贬至杭州期间,正值春天,诗人感受到春日的气息与心中的思念。诗作反映出他在异乡的孤独感以及对故土的思恋。
这首《绝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晚上的景象,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开篇“柴桑春晚思依依”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诗人通过“屋角鸣鸠”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鸠鸟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接下来的“昨日已收寒食火”则引入了节日的意象,表现出节日的结束和生活的常态。寒食节是悼念先人、寄托思念的时刻,诗人用此来增强思乡之情。最后一句“吹花风起却添衣”则通过描写春风和寒意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细腻感受,春风虽然温暖,但仍让人感到一丝凉意,这种矛盾的感觉正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以及深沉的思乡之情,既有对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寒食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填空题:诗人在柴桑的春天感到___(情感)。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鸠鸟的鸣叫是为了象征快乐。(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