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潼关题壁

《潼关题壁》

时间: 2025-08-09 11:33:18

诗句

一枕簟花凉,魂清梦亦长。

雌雷方唤醒,女魃乍迷藏。

云识鬘鬟气,风知菡萏香。

那能倦膏沐,千里酒兰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1:33:18

原文展示:

潼关题壁 袁宏道 〔明代〕

一枕簟花凉,魂清梦亦长。 雌雷方唤醒,女魃乍迷藏。 云识鬘鬟气,风知菡萏香。 那能倦膏沐,千里酒兰汤。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翻译: 在凉爽的竹席上,我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中的我精神清爽。雷声刚刚唤醒了我,旱神女魃似乎在玩捉迷藏。云彩似乎能识别女子的发香,风能感知荷花的香气。我怎能厌倦这美好的沐浴时光,千里之外的酒和兰汤都在等待着我。

注释:

字词注释:

  • 簟花:竹席上的花纹。
  • 雌雷:指柔和的雷声。
  • 女魃:古代神话中的旱神。
  • 鬘鬟:女子的发髻。
  • 菡萏:荷花的别称。
  • 膏沐:指沐浴。
  • 酒兰汤:指美酒和香汤。

典故解析:

  • 女魃:出自《山海经》,是一位能引起旱灾的神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其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此诗可能是在潼关旅行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诗人在潼关题壁,可能是旅途中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梦境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首句“一枕簟花凉”即营造了一个清凉舒适的睡眠环境,而“魂清梦亦长”则进一步以梦境的延长来表达精神的清爽。后两句通过对雷声和旱神的描绘,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诗中的“云识鬘鬟气,风知菡萏香”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感知能力,增强了诗的生动性。结尾的“那能倦膏沐,千里酒兰汤”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枕簟花凉”:描述了诗人躺在凉爽的竹席上,感受到的清凉。
  • “魂清梦亦长”:表达了诗人精神清爽,梦境也显得格外长久。
  • “雌雷方唤醒”:柔和的雷声唤醒了诗人。
  • “女魃乍迷藏”:旱神女魃似乎在玩捉迷藏,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云识鬘鬟气”:云彩似乎能识别女子的发香,运用了拟人手法。
  • “风知菡萏香”:风能感知荷花的香气,同样运用了拟人手法。
  • “那能倦膏沐”:表达了诗人对沐浴的喜爱,不愿倦怠。
  • “千里酒兰汤”:千里之外的酒和香汤都在等待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云识鬘鬟气,风知菡萏香”中的云和风被赋予了感知能力。
  • 对仗:如“雌雷方唤醒,女魃乍迷藏”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清爽状态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簟花:清凉的竹席。
  • 雌雷:柔和的雷声。
  • 女魃:神秘的旱神。
  • 鬘鬟:女子的发髻。
  • 菡萏:荷花的香气。
  • 膏沐:沐浴的美好。
  • 酒兰汤:美酒和香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女魃”是指什么? A. 旱神 B. 雷神 C. 风神 D. 水神

  2. “云识鬘鬟气”中的“鬘鬟”指的是什么? A. 女子的发髻 B. 云彩 C. 风 D. 荷花

  3. 诗的结尾“千里酒兰汤”表达了什么? A. 对远方的思念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旅行的期待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袁宏道的《潼关题壁》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以自然为背景,但袁诗更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杜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查询

酒量减 石膏行 济南黄台三首 其一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 其一 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 其三 啖笋 释迦佛赞 九秋杂咏 其五 秋磬 一笑轩为指南禅师赋 再用韵五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户结尾的成语 河门海口 插汉干云 巛字旁的字 理冤擿伏 彐字旁的字 镖行 亅字旁的字 援疑质理 天拙 佥小 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隽敏 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铭 鹵字旁的字 蛟龙得雨 包含博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