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9:10
感事
作者:陆游 〔宋代〕
渭上昼昏吹战尘,
横戈慷慨欲忘身。
东归却作渔村老,
自误青春不怨人。
在渭水之畔的黄昏时分,战尘四起,我手握长戈,心怀壮志,几乎要忘却自己的生命。可我回到东方后,已成了渔村的老人,青春的年华白白浪费,实在不怨他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涉及的典故并不复杂,但通过渭水可以联想到许多历史故事,如渭水之战等,诗人以此引发对战争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其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个人志向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因此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感事》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灾多难之际,陆游身为士人,心系国事,常常感到无奈与失落。诗中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感事》通过描绘渭水之畔的战尘与个人的青春流逝,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诗人以“战尘”引入,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无奈,在“横戈慷慨欲忘身”的情景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然而,随后的描写则转向个人的反思,诗人“东归却作渔村老”,这一对比显示了他对青春的失落与自我放逐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现了陆游作为士人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反复提到的“自误青春”,不仅是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更是一种对历史、对选择的追问与自责,在情感的深层次上引发读者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与国家、青春与老年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选择与命运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渭上昼昏吹战尘”中的“战尘”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己青春流逝的感慨用哪一句表现?
诗的主题主要是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陆游的《感事》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反思与无奈,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动荡的愤慨与忧虑。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陆游的诗更侧重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杜甫则强调了社会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