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0:17
吾儿早自立,所惧非饥寒。
我归自僊蓬,再疏请挂冠。
明恩华其行,汝亟忝一官。
得禄宁甚远,惧违菽水欢。
我年且九十,亦觉去汝难。
生死要相守,岂惮联征鞍。
但恐老益衰,千里愁关山。
官期犹累岁,言之已辛酸。
村醪泻盎盆,山果亦满盘。
春风吹桃李,一笑且团栾。
我儿早已自立,不用再担心饥寒。我从仙境归来,再次请求挂冠归隐。明恩照耀着我的行为,你应尽快接受一个官职。得到俸禄也不算远,唯恐辜负了农田的欢愉。我已九十岁,觉得离开你是困难的。生死之间要相互守护,岂能惧怕骑马征战的艰辛。只怕自己年纪越大,愁苦就越深,千里之外的关山让我心情沉重。官职还累积着岁月,提起这一点,心中已是辛酸。村里的酒满满一盆,山里的果实也堆满一盘。春风吹拂着桃李,我不妨笑着团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建立与北方金国的压迫,作品多以爱国情怀、个人经历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为主题,风格刚健而深沉。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在世事沧桑与个人境遇之间感慨万千,希望儿子能够自立自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及对官场的无奈。
陆游的《子遹入城三宿而归独坐凄然示以此篇》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反映了作者对儿子成长的关心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的开头便以“吾儿早自立”展现了对儿子独立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陆游用“所惧非饥寒”表达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进一步强调了精神和情感的追求。
诗中反复提到的“生死要相守”,不仅仅是对亲情的期待,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索。陆游在年近九十之际,对儿子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反思,展现了一个老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比喻,使得作品更具韵味。尤其是“春风吹桃李,一笑且团栾”一句,既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也暗示着家庭团聚的温暖与幸福,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陆游的个人情感,也映射了他对时局的无奈与对儿子未来的希望,传达出深厚的父爱与人生态度。
吾儿早自立,所惧非饥寒。
我归自僊蓬,再疏请挂冠。
明恩华其行,汝亟忝一官。
得禄宁甚远,惧违菽水欢。
我年且九十,亦觉去汝难。
生死要相守,岂惮联征鞍。
但恐老益衰,千里愁关山。
官期犹累岁,言之已辛酸。
村醪泻盎盆,山果亦满盘。
春风吹桃李,一笑且团栾。
整首诗围绕亲情与人生哲理展开,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的依恋与对时局的无奈,展现了陆游作为父亲的深厚情感和对儿子未来的期冀。
诗中表达了对儿子的哪种期望?
A. 希望其能早日成家
B. 希望其能自立
C. 希望其能留在身边
“生死要相守”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
B. 亲情是最重要的
C. 生死无常
本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
A. 对官场的批判
B. 家庭的团聚与亲情
C. 个人的奋斗与事业
答案:
陆游与杜甫都是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诗人,陆游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对家庭的关注,而杜甫则更侧重于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责任感。两者在情感深度和社会观察上都有独特的视角,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