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41
折花
作者:杨万里
指似青童折海棠,
繁枝仍要艳花房。
痴眉騃眼生疏手,
颤脱花房闷一场。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像青少年一样去折取海棠花,尽管枝头上依然开满了美丽的花朵。可惜的是,他的眉头皱着,眼神呆滞,手法生疏,花瓣在他手中颤抖,仿佛一场闷闷不乐的表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海棠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以及对生活中的困顿与无奈。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工于描写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经济逐渐繁荣,诗人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折射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折花》是一首通过描写花与人的关系来表达情感的诗。诗中开头用“指似青童折海棠”,以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年轻人对花的热爱,表现出他对生命美好的追求。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却渐渐转向一种无奈与迷茫。通过对“痴眉騃眼”的描写,诗人揭示了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丽事物的渴求,又伴随着现实的压迫与苦闷。
全诗的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开头的“折海棠”与结尾的“闷一场”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流露出对无法掌握美好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海棠花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海棠花的折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生活中的无奈与困惑,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童”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动物
D. 植物
“繁枝仍要艳花房”中的“艳花房”指的是:
A. 颜色鲜艳的房子
B. 盛开的花朵
C. 花店
D. 花园
诗中的“痴眉騃眼”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困惑
C. 兴奋
D. 自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