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41
兰溪棹歌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清凉的月光如同弯弯的眉毛,挂在柳树的湾边。在越地的山色映衬下,仿佛置身于一面镜子中。兰溪的桃花雨下了三天,半夜时分,鲤鱼跃出水面,来到岸边。
“越中”指的是古代越国,今浙江一带。这里的山水风光与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交织,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和故乡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戴叔伦,唐代诗人,字景山,号汝水,出生于今江苏。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田园,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其游览兰溪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兰溪棹歌》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兰溪的自然景色,诗中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开篇“凉月如眉挂柳湾”,将月色与柳树结合,形成了一幅温柔的画面,给人以清凉的感受。接着,以“越中山色镜中看”表现出山水的倒影,增加了景色的层次感和动感。
“兰溪三日桃花雨”则引入了春天的气息,桃花雨的意象不仅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也暗示了生命的繁盛与美好。最后一句“半夜鲤鱼来上滩”,给人以意外的惊喜,鲤鱼跃出水面,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诗词测试:
“凉月如眉”中的“眉”指的是?
“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鲤鱼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兰溪棹歌》与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兰溪棹歌》更侧重于静谧的夜景与生动的鱼跃,而《春夜喜雨》则强调雨水滋润万物,展现了春雨的恩泽与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