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9:40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豨。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旧的谷物即将耗尽,好的禾苗却还没有长成。
老年人只爱喝粥,衣服却一年四季都不够穿。
井边的青苔上有雀鸟的乳汁,鸡鸣声响起在白色的板门外。
柴车拉着瘦弱的牛,草鞋在牧场里踩着豪猪。
傍晚的雨水洒落在红色的石榴花上,新秋的绿芋长得肥美。
在桑树下休息,旁边的草地上归来。
我的住所叫愚谷,何必去烦恼是非?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田园生活的真实与朴素,体现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浩然,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诗风兼具山水与田园,常以自然景致表达个人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田园生活成为许多士人向往的理想。此诗创作背景反映了他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依恋。
《田家》是王维的一首田园诗,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自然的乡村气息。开篇讲述了谷物将尽,禾苗未成,暗示了农民生活的不易与对未来收成的期待。诗人通过“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的描写,突出了农民的节俭与艰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井边的青苔与鸡鸣声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最后几句提到的“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不仅描绘了秋收的丰盈,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则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透过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旧的粮食快要用完了,好的禾苗还不见得能长成。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年老的人只喜欢吃粥,整年却没有足够的衣服。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井边青苔上有鸟儿的乳汁,鸡在白色的门前鸣叫。
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豨。
瘦弱的牛拉着柴车,草鞋轻踏豪猪。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傍晚的雨水洒在红石榴上,新秋的绿芋长得肥美。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在桑树下休息,旁边的草地上回家。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我的住所叫愚谷,何必去烦恼是非。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农村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雀乳青苔井”意为:
A. 鸟儿在井边喝水
B. 鸟儿的乳汁洒在青苔上
C. 青苔生长在井边
D. 鸟儿在井里
王维通过“住处名愚谷”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世俗的烦恼
B. 对城市的向往
C.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田家》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是田园诗的经典,前者更侧重于田舍生活的艰辛与美好,而后者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的理想。
解读:
两首诗都展现了农民的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具现实主义色彩,而陶渊明则表现出一种更为理想化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