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2:05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在灞原上,风雨过后显得宁静,傍晚时分常常能看到大雁成行飞过。落叶纷飞,树木在他乡显得孤独,寒夜里,孤灯下只有我一人。空荡荡的园子里,白露滴落,邻居是一位野僧,独自相伴。寄居在郊外的门前已经很久,究竟是哪一年让我落得如此境地呢?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孤独、流离的感怀。诗中提到的“雁行”、“落叶”等意象常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时光流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马戴,唐代诗人,字德明,号白云居士,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诗风清新宁静,情感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本诗创作于唐代,时代背景是唐朝的盛世,国家繁荣但个体生活却常常充满不确定性,许多诗人选择隐居生活,反映了个人对于归属感和安定生活的渴望。
《灞上秋居》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秋天场景,雁行的频繁不仅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更隐含着离别与归去的主题。接下来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通过落叶与寒灯的意象,诗人表达了身在他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的后半部分“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白露的滴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空园的意象则让人倍感凄凉。最后一句“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发出了对自身处境的沉思,诗人无奈地询问自己为何沦落至此,时间的流逝使得这种孤独愈加深刻。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秋意,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归属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邃与优雅。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流离与思乡展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个人处境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人生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落叶他乡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乡
b) 恋爱
c) 欢乐
“寒灯独夜人”中的“寒灯”象征了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繁华
诗人寄居的地点是什么?
a) 城市
b) 郊外
c) 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