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三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三》

时间: 2025-05-10 03:58:38

诗句

九重蕡烛照帘栊,三殿乘舆去贺冬。

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书瑞奉年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8:38

原文展示: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三 汪元量 〔宋代〕

九重蕡烛照帘栊,三殿乘舆去贺冬。 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书瑞奉年丰。

白话文翻译:

皇宫中高大的蜡烛照亮了帘栊,皇帝乘坐车驾前往三殿庆祝冬至。 皇帝面带慈祥,满面喜色,史官记录下这吉祥的时刻,预示着丰收的一年。

注释:

  • 九重:指皇宫,因宫殿层层叠叠,故称九重。
  • 蕡烛:高大的蜡烛。
  • 帘栊:窗帘和窗棂,指宫殿的窗户。
  • 三殿:指皇宫中的三大殿,通常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乘舆:指皇帝乘坐的车驾。
  • 金面:指皇帝的面容,因皇帝尊贵如金,故称金面。
  • 垂慈:表现出慈祥的样子。
  • 史官: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和国家大事的官员。
  • 书瑞:记录吉祥的事件。
  • 奉年丰:预示着丰收的一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南宋末年诗人,曾任宫廷琴师。他的诗多反映宋亡后的社会现实,风格沉郁悲壮。《湖州歌九十八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记录了南宋灭亡后的社会状况和个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冬至日前往三殿庆祝的场景,通过皇帝的慈祥和喜色,以及史官记录吉祥事件,表达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宫中的盛大场景,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慈祥,以及国家繁荣的愿景。诗中“九重蕡烛照帘栊”一句,以高大的蜡烛照亮宫殿,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金面垂慈多喜色”则直接描绘了皇帝的面容,慈祥而充满喜色,给人以亲切感。最后“史官书瑞奉年丰”一句,通过史官的记录,预示着国家的繁荣和丰收,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深切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重蕡烛照帘栊”:描绘皇宫中高大的蜡烛照亮了帘栊,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 “三殿乘舆去贺冬”:描述皇帝乘坐车驾前往三殿庆祝冬至,显示了皇帝的尊贵和节日的隆重。
  • “金面垂慈多喜色”:直接描绘皇帝的面容,慈祥而充满喜色,给人以亲切感。
  • “史官书瑞奉年丰”:通过史官的记录,预示着国家的繁荣和丰收,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九重蕡烛”比喻皇宫的庄严和辉煌。
  • 拟人:“金面垂慈”将皇帝的面容拟人化,赋予其慈祥的特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慈祥和国家的繁荣,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深切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重:皇宫的庄严和辉煌。
  • 蕡烛:高大的蜡烛,象征光明和庄严。
  • 金面:皇帝的面容,象征尊贵和慈祥。
  • 史官书瑞:记录吉祥事件,象征国家的繁荣和丰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重蕡烛照帘栊”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皇宫中的庄严场景 B. 民间的喜庆场景 C. 战场的紧张场景 答案:A

  2. “金面垂慈多喜色”中的“金面”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面容 B. 金色的面具 C. 金色的佛像 答案:A

  3. “史官书瑞奉年丰”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国家的繁荣 B. 个人的富贵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 王安石《元日》:通过描绘新年的喜庆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汪元量的这首诗在主题上有所不同,前者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后者则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汪元量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发寿安次永寿渡 朗上人院晨坐 长安早春怀江南 卢山人自巴蜀由湘潭归茅山因赠 湖上 残雪 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 归长安 及第后春情 早秋寄刘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僮的词语有哪些 诞基 屮字旁的字 阴差阳错 血风肉雨 夐别 阜字旁的字 弊结尾的成语 肥吃肥喝 而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心劳意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投闲置散 永啸 天翻地覆 王字旁的字 金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