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4:19
原文展示:
敬次老人即事 洪咨夔 〔宋代〕
韶华九十恰平分,过化中存一点神。 草脱烧痕非入色,梅收花事又新人。 正襟危坐三灵会,拥鼻长谣万象宾。 酬答风光惟办此,可能春梦到天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诗中,“韶华九十恰平分”意味着美好的时光被平均分配,而“过化中存一点神”则表达了在变化中仍保留着某种精神。草地上的烧痕已褪,梅花再次盛开,带来了新的景象。作者正襟危坐,仿佛与天地间的精灵相会,用长长的吟唱迎接万物的宾客。他感慨地认为,唯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回应自然的风光,也许在春天的梦中能到达天津(指天上的仙境)。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春日,作者观察自然变化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自然美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下创作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韶华九十恰平分”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公平分配,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宝贵。“过化中存一点神”则体现了在变化中保持精神不变的哲理。后两句通过对草地和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和新生。结尾的“酬答风光惟办此,可能春梦到天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回应和对超脱现实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自然美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体现了在变化中保持精神不变的哲理,以及对自然美的回应和对超脱现实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韶华九十恰平分”一句,暗喻了什么? A. 时间的公平分配 B. 人生的短暂和宝贵 C. 自然界的循环 D. 生命的循环
“过化中存一点神”中的“过化”指的是什么? A. 经过变化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界的恢复 D. 生命的循环
诗中“梅收花事又新人”一句,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循环 B. 自然界的恢复 C. 时间的流逝 D. 人生的短暂
“可能春梦到天津”中的“天津”比喻什么? A. 天上的仙境 B. 自然界的循环 C. 生命的循环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