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9:27
二郎神·春寒感怀
作者: 陈维崧
饾饤天气。况是天涯羁旅。
怊怅类浮萍飘泊久,伤情处黯然无语。
且检红绵灯下看,瞥见了深闺针缕。
想当日执手叮咛,预料春寒如许。
凝伫。沈吟欲著,几番推去。
任春衣红藤箱底阁,甘领受疏风懒雨。
拟向春江传此意,奈江上双鱼无据。
恨点点杨花,叠叠青山,遮人归路。
这天气真是让人感到无奈,更何况我身处天涯,身为旅者。
心中怅惘,像是漂泊的浮萍,伤感之处无言以对。
在红绵灯下仔细查看,隐约看见深闺中的针线。
回想当年和你执手叮咛,早知道春寒会如此刺骨。
我凝视着,心中沉吟欲写,却几度推却。
任凭春装藏于红藤箱底,甘愿承受这疏风懒雨。
想要把这份情意传达给春江,奈何江上双鱼无凭。
恨啊,那点点杨花,层层叠叠的青山,遮住了我归家的路。
陈维崧(约1626—1684),字君明,号梅隐,江苏扬州人,清代诗人、词人。其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二郎神·春寒感怀》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寒的感受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忆。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春天的寒冷,内心充满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思考。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寒的气候,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思考和对过往的追忆。开头用“饾饤天气”展现了春天的阴冷和不适,接着以“羁旅”自喻,表现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词中“怊怅类浮萍”将诗人无依无靠的心境比作漂浮的浮萍,痛苦而无处诉说。接下来的“且检红绵灯下看”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出对往昔深情的追忆,仿佛灯下的针线也成为了情感的象征。
“想当日执手叮咛,预料春寒如许”,这一句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与爱人之间的情感在此刻显得愈发珍贵。随着情绪的加深,诗人多次“推去”的犹豫,反映了对表达情感的顾虑和无奈。
最后,诗人希望将情意传递到春江,却发现无凭无据,无法寄托,这种失落感加深了整体的忧伤氛围。“恨点点杨花,叠叠青山,遮人归路”,以自然景物的描写结束,展现了诗人对归路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借助于春寒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对过往深情的惆怅与思考。
整首词通过春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爱的渴望。
诗中“怊怅类浮萍”的比喻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作者在诗中对春寒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什么?
a. 孤独和思念
b. 喜悦与庆祝
c. 美好与希望
“恨点点杨花”中的“杨花”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失去与凋零
c. 爱情的美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