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29
一线初长日,狂吟独怅时。
野花寒自发,山鸟集还移。
潮水应期至,霄云入谷迟。
中流且击楫,莫遣榜人知。
初升的阳光照耀大地,我在孤独中狂吟作诗,心中感到一丝惆怅。
野外的花儿在寒冷中自顾盛开,山中的鸟儿飞来飞去,似乎不愿停留。
潮水按时而来,而天上的云彩却迟迟未入山谷。
在这河流之中,我只须划桨前行,切勿让船上的人知晓我的心情。
陈廷和(1610-1665),字廷辉,号静斋,清代诗人、政治家。生于明末,经历了明清更替的动荡时期。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受。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至日舟次有感 其二》是陈廷和在某次舟行时的即兴之作,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一线初长日”,瞬间引入了晨曦的清新气息,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早晨。随之而来的“狂吟独怅时”则让人感受到作者在自然美景面前的孤独与自省,诗人的狂吟似乎是对内心情感的宣泄。
接下来的“野花寒自发,山鸟集还移”,描绘了寒冷中野花的坚韧和山鸟的自由,二者对比之下,暗含了生命的顽强与人心的孤独。潮水按时而来,云彩却迟迟未入谷,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与人心的焦虑。最后一句“中流且击楫,莫遣榜人知”则是对内心情感的隐晦表达,表现出一种不愿让他人知晓内心秘密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人生的思索,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清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生命顽强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狂吟”是指什么?
A. 狂热的吟唱
B. 独自作诗
C. 喧闹的歌唱
“潮水应期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然的规律
B. 生活的急促
C. 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的“中流且击楫”表明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停止不前
B. 继续前行
C. 拒绝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