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宁伯家飨堂成赐额壮节

《新宁伯家飨堂成赐额壮节》

时间: 2025-05-01 19:19:11

诗句

战伐馀骸骨,勋庸有汗青。

赐祠昭壮节,列爵重新宁。

雨露杉松茂,春秋黍稷馨。

敬承孙子事,应慰在天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9:11

原文展示:

战伐馀骸骨,勋庸有汗青。
赐祠昭壮节,列爵重新宁。
雨露杉松茂,春秋黍稷馨。
敬承孙子事,应慰在天灵。

白话文翻译:

战斗留下的尸骨,勋业和功劳都在史册上留下了痕迹。
特赐的祠堂昭示着英雄的节操,封爵的恩赏使家族重新得以安宁。
雨露滋润下杉树和松树茁壮成长,春秋时节的黍米和稷米芬芳迷人。
我恭敬地承继了孙子的事业,愿能安慰在天之灵。

注释:

字词注释:

  • 战伐:战争和征伐。
  • 馀骸骨:留下的尸骨,指战斗中的牺牲者。
  • 勋庸:功勋和庸常,指所获得的名声和业绩。
  • 赐祠:授予的祠堂,供奉先贤的地方。
  • 昭壮节:昭示英雄的节操。
  • 列爵:封爵,给予爵位。
  • 雨露:雨水和露水,指滋润。
  • 杉松:杉树和松树,象征长青。
  • 黍稷:古代粮食作物,黍和稷,代表丰收。
  • 敬承:恭敬地承继。
  • 孙子事:指孙子的事业,意为尊重历史和前辈的成就。
  • 天灵:指在天之灵,逝去者的灵魂。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孙子”可能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兵法家孙武,他的军事思想和智慧影响深远,诗人通过承继孙子的事业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军事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圭,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多以抒怀、咏史为主。其诗作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常常融入历史典故,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对某位先贤、先烈的追思和纪念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英烈精神的敬仰。通过对战争和丰收的描绘,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战斗和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英烈的追思与敬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重与对后代的期许。开篇的“战伐馀骸骨”直接将读者带入了战争的惨烈,骨骼的残留象征着无数牺牲者的英勇与无畏,紧接着“勋庸有汗青”则让人感受到这些英烈的功绩被后世铭记,彰显出历史的厚重感。

“赐祠昭壮节,列爵重新宁”两句,展现了对英雄的追崇与崇敬,祠堂的设立不仅是对先贤的纪念,更是对后世的警示与激励。雨露滋润的描绘,意味着英雄的精神在后代生生不息,春秋时节的丰收则寓意着和平的美好生活。

最后两句“敬承孙子事,应慰在天灵”则是对历史的承继与承诺,表达出对英烈灵魂的安慰与寄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战伐馀骸骨:战争留下的尸骨,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悲惨。
  • 勋庸有汗青:英雄的功绩被历史所铭记,强调历史的延续性。
  • 赐祠昭壮节:对英雄的崇敬,通过祠堂的设立来昭示。
  • 列爵重新宁:封爵的恩赐使家族得以重新安宁,体现出对荣誉的追求。
  • 雨露杉松茂:自然的滋润象征着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 春秋黍稷馨:丰收的美好景象,象征着和平与富饶。
  • 敬承孙子事:对历史和前人的尊重,传承其精神。
  • 应慰在天灵:对逝去者的怀念与安慰,显示出对灵魂的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赐祠昭壮节,列爵重新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将英雄的精神比作雨露、丰收,形成丰富的意象。
  • 象征:杉松象征长青与不屈,体现英雄精神的永恒。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英雄的敬仰,强调了历史的延续与传承。通过对战斗与丰收的对比,歌颂和平与美好生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先烈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尸骨:象征牺牲与悲壮。
  • 祠堂:象征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纪念。
  • 雨露:象征滋润与生命的延续。
  • 春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黍稷:象征丰收与和平的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孙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孙权
    B. 孙武
    C. 孙膑
    D. 孙策

  2. 诗中“战伐馀骸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向往
    B. 对牺牲者的悲痛
    C. 对胜利的庆祝
    D. 对和平的渴望

  3. “雨露杉松茂”中的“杉松”象征着什么?
    A. 繁荣
    B. 长青与不屈
    C. 祥和
    D. 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描写战乱中的思考与感怀。
  • 《静夜思》 by 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追忆。

诗词对比:

  • 《出塞》 by 王昌龄:同样表现了战争的悲惨与英雄的壮烈,但更侧重于个人英雄主义。
  • 《登高》 by 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忧虑,情感基调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历史与文学的交汇》
  • 《古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查询

捣练子 赠醴泉三毕先生 捣练子 赠终南三道友 捣练子 赠李舍人 捣练子 赠清净散人 捣练子 华州王待诏乞词 捣练子 赠中条山无为子 捣练子 离尘 捣练子 劝众师兄访道 捣练子 赠云中子苏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心如噎 六出纷飞 旡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倒地 禁宫花 闲花埜草 有口皆碑 问鼎中原 包字头的字 包含弘的词语有哪些 娼根 躤柳 大字旁的字 诏音 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