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5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
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
门前流水过,春意满渠碧。
遥知千顷江,如今好颜色。
在城西俯瞰城南,十天里有九天都相隔着。
不如用三根拐杖,一同走在江边的石头上。
门前的流水潺潺而过,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碧绿的渠水中。
遥远的千顷江面,今日的色彩格外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孟舸,号澄冲,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江南春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主线,通过对城南江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瞬间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氛围,诗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暗示了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接着“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用三根拐杖象征着友谊,暗示与友同行的快乐。
“门前流水过,春意满渠碧”进一步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季,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而“春意”则传达出一种温暖与希望。最后一句“遥知千顷江,如今好颜色”,不仅展现了江河的美丽,更是对生活的赞美与欣慰。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蕴含深厚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生活的思考与珍视。诗中渗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清新自然的风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十日九相隔”,这表示什么?
诗人用“春意满渠碧”来描绘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