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52
野暝犹闻远,川明不恨迟。
焚山隔岸火,及我系船时。
夜半青灯屋,篱前白水陂。
殷勤谢地主,小筑欲深期。
在野外的黄昏时分,依然能听到远处的声音;河边的光明让我不觉得时间的迟缓。山上燃烧的火光在岸边闪烁,正好是在我系船的时候。夜半时分,青色的灯光照亮了屋子,篱笆前是白色的水塘。我殷勤地感谢地主,期望能在这个小小的住所里深居久住。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温暖,表现出诗人对归宿感的渴望,隐含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陈与义,字景山,号寒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豪放清新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诗人泊船于贞牟的夜晚,心中涌动着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安宁图景,诗人以“野暝犹闻远”开篇,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接下来的“川明不恨迟”,不仅描绘了河流的光亮,还隐含了诗人对时间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表达对生活节奏的适应与接受。
“焚山隔岸火,及我系船时”两句,描绘出远处山火的景象,与诗人系船的动作相呼应,增添了夜晚的层次感与动感。“夜半青灯屋,篱前白水陂”则在空间上将诗人从外界的景象引入到内心的静谧,青灯与水塘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的“殷勤谢地主,小筑欲深期”不仅表达了对地主的感激之情,也流露出对乡土生活的向往与期许,显示出一种归属感与温暖。这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相结合,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温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宿的渴望,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欣赏和对人情的珍视。
诗中“川明不恨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不满
B. 适应
C. 疲惫
诗人对地主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殷勤感谢
C. 忽视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自然的美丽与归属感
C. 战争的悲哀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夜晚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流露,但陈与义更侧重于乡村的宁静与归属感,而李白则注重于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