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十五 积翠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十五 积翠》

时间: 2025-05-07 22:07:40

诗句

万叠互团绕,风烟朝夕俱。

三穴已扫竟,无复藏妖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7:40

原文展示: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十五 积翠

万叠互团绕,风烟朝夕俱。 三穴已扫竟,无复藏妖狐。

白话文翻译:

群山层层环绕,风烟从早到晚都存在。 三个洞穴已经清扫完毕,不再有妖狐藏身。

注释:

  • 万叠:形容山峦重叠。
  • 互团绕:相互环绕。
  • 风烟:指自然景象,如风和云雾。
  • 朝夕俱:从早到晚都存在。
  • 三穴:指三个洞穴。
  • 扫竟:彻底清扫。
  • 妖狐:传说中的妖怪,这里比喻邪恶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1106年-1194年),字彦辅,号东篱,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次韵张汉卿的作品,属于梦庵十八咏系列之一,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多有闲暇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史浩通过描绘山峦和洞穴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山峦环绕、风烟不断的自然画面。诗中的“万叠互团绕”形象地表现了山峦的连绵起伏,而“风烟朝夕俱”则传达了自然景象的恒常不变。后两句“三穴已扫竟,无复藏妖狐”则寓意着环境的净化和安宁的实现,反映了作者对和谐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叠互团绕”:通过“万叠”形容山峦的重叠,用“互团绕”描绘山峦相互环绕的景象,形成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面。
  • “风烟朝夕俱”:这里的“风烟”指自然景象,通过“朝夕俱”表达了这些景象从早到晚都存在的恒常性。
  • “三穴已扫竟”:“三穴”指三个洞穴,通过“扫竟”表达了彻底清扫的动作,寓意环境的净化。
  • “无复藏妖狐”:这里的“妖狐”比喻邪恶之物,通过“无复藏”表达了不再有邪恶之物藏身的安宁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妖狐”比喻邪恶之物,增强了诗句的象征意义。
  • 拟人:通过“互团绕”赋予山峦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峦和洞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谐自然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万叠、风烟、三穴、妖狐。
  • 详细解释:万叠形容山峦的重叠,风烟指自然景象,三穴指洞穴,妖狐比喻邪恶之物。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万叠”指的是什么? A. 山峦 B. 云雾 C. 风烟 D. 洞穴

  2. 诗中的“妖狐”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象 B. 邪恶之物 C. 安宁生活 D. 和谐社会

  3. 诗中的“三穴已扫竟”表达了什么? A. 环境的净化 B. 山峦的重叠 C. 风烟的恒常 D. 安宁的实现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汉卿的《梦庵十八咏》系列,与史浩的这首诗同属一个系列,可以对比阅读。
  • 其他宋代诗人的山水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史浩的这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轼的诗更多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史浩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野炊猿藤迳树下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庐山霁 锁宿省中,心气大作,通昔不寐。得两绝句 惠泉分茶,示正孚长老 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得园十诗 休日城上三首 祷雨报恩到翟园四首 山丹花 夜离零陵以避同僚追送之劳留二绝简诸友 其一 彦通叔祖约游云水寺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耐性 至字旁的字 包含本的成语 权衡轻重 鹵字旁的字 芮芮 物欲 气字旁的字 只骑不反 豸字旁的字 还年卻老 幾字旁的字 岑鋭 蛙鸣狗吠 秋去冬来 线断风筝 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