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1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15:42
郑南夫云林隐居
作者: 戴复古〔宋代〕
一来陪胜践,再到惜蹉跎。
记得山中景,行寻竹外坡。
天寒梅信早,海近雁声多。
烟渚蒲洲外,时闻欸乃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惬意和自然的向往。首次到来是陪伴胜利的友人,再次来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人记得山中的美景,游览时寻访竹林外的坡地。天寒时梅花早已报春,近海之处雁声频频。烟波渔洲外,不时传来渔歌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子章,号孤山,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隐逸情怀,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隐居于云林之际,表达他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官场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郑南夫云林隐居》是戴复古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全诗以淡雅的笔调描绘出山中景致,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生活态度。在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自己曾陪伴朋友欢庆胜利,之后则感慨时光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与珍惜。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中梅花早开的情景,暗示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希望,令人感受到一种生机与美好。
诗中“天寒梅信早,海近雁声多”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生动地表现出寒冬中梅花的韧性与海边雁鸟的活力。最后一句“时闻欸乃歌”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渔歌悠扬,令人心驰神往,仿佛能听到那声声悠扬的歌声,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和谐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所获得的宁静与快乐。这种生活态度在喧嚣的时代中显得尤为珍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深思。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常用于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雁声则代表着迁徙与团聚,寓意着对自由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信”是指什么?
A. 梅花的信使
B. 梅花的名字
C. 梅花的品种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在诗的哪一句?
A. 一来陪胜践
B. 再到惜蹉跎
C. 时闻欸乃歌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些?
A. 竹林、梅花、海边
B. 山川、河流、森林
C. 城市、花园、田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